2017年5月,為合理有效利用尼史村產業規模化發展的現有資源,帶領群眾脫貧,推動尼史村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在尼史村“兩委”充分調研基礎上,尼史村畢松村民小組全體村民共同協商成立了香格里拉市和諧畢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主要業務范圍為中藥材、經濟作物、經濟林果、食用菌的種植和銷售,豬、牛、羊、雞的養殖及銷售。2018年5月,村民們為照顧拉姆追瑪一家,讓她到合作社養殖場當飼養員。 “之前自己到城里開過飯店,但不能顧及到家里和孩子。現在在家門口養雞場里打工,離孩子學校也近,方便接送和照顧他們,也省去了到處找工作的煩惱。”拉姆追瑪說。 2017年,拉姆追瑪正式退出貧困行列。當前,拉姆追瑪就兩個孩子申領了1200元每年的殘疾人困難補貼;除了參加勞動技能培訓外,產業扶持資金3000元入股到了合作社,年底分紅300元,發放雞苗20只。安置生態護林員一名每年補助10000元,兩個孩子享受高中教育扶持資金9620元。全家人由政府代繳新型合作醫療180元每人,一人參加養老保險。此外,她家還享受生態補助金、草原生態獎勵補貼、民房保險、醫療保險等各項惠農政策。 扶貧星火點燃希望。“國家政策這么好,以前想都不敢想。一心想著自己多苦點、累點,能夠把兩個兒子拉扯大,讓他們找到一碗飯吃就心滿意足了。現在國家給錢翻修了房子,享受到了低保,兩個兒子每月也拿到了殘疾人補助金。左鄰右舍也很關心,養雞場建好后,讓自己到廠里喂雞,每天還給80元的補助。感謝黨、感謝工作隊、感謝鄉親們。孩子們成長在黨的光輝下無比幸福。將來我也會教育他們要學會感恩,長大了努力為國家、為社會多做貢獻。” 如今,拉姆追瑪日常除了管理養殖場,還擔任了村婦女小組長,并先后多次獲得尼史村優秀婦女工作者稱號。憑借著自己的韌勁和勤勞,2013年至2015年度,他還獲得了建塘鎮頒發的“致富女能手”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