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靖萍 11月14日,金沙江“11·3”堰塞湖泄洪洪峰過境我州后,金沙江畔各鄉鎮均遭受重創。面對“千瘡百孔,一片狼藉”的家園,全州各級黨員和各族人民群眾直面災難,攜手并進,堅強互助,同心發力,正在用自己的雙手重建著美好家園。
奔子欄鎮黨員幫助災民清除淤泥 老黨員沖鋒在前 當記者來到德欽縣奔子欄鎮奪通村時,莊稼地已被洪水沖刷淹沒,僅剩下一株株黃果樹還掙扎在沙地中。走進受災戶阿安的家中,滿地的淤泥散發著刺鼻的氣味,洪水水位在墻上留下了依稀可見的痕跡。屋內,黨員和村民們正拿著鐵鍬幫助阿安清除淤泥。阿安家里只有她一個人,面對災害,她幾近不知所措。“我家房子才新建不久,這次的洪災把家里的家具都沖走了,墻體也出現了很多裂痕。如果沒有黨員和村民的幫助,我真不知道要怎么辦,真的十分感謝他們。”阿安雙眼濕潤,哽咽著說。在黨員和村民的幫助下,她重拾了戰勝困難的信心。
奔子欄鎮黨員群眾共同清理淤泥 在幫助阿安家清除淤泥的村民中有一位67歲的老黨員,在洪災發生后,他自發帶領村里的黨員干部投身到災后重建中。他說:“平時,我們村的群眾和睦相處,鄰里友好,村里的黨員干部經常會幫助困難戶開展勞動。雖然這次洪災淹沒了我們的房屋和農田,但在災難面前,我們作為黨員,更應該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次的災難。” 此外,奔子欄社區還組織轄區172名黨員以及社區婦女到葉央村民生新村開展抗災自救,幫助受災農戶清理淤泥,搬回被洪水沖到江邊可用的家具,部分黨員還自發給受災群眾送油、送米。玉杰村也組建了由包村領導、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員、農村黨員、團員、青年、婦女等85人為成員的志愿隊,到民生新村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幫助群眾早日恢復生產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