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萍 近日,除了親朋好友來到受災群眾家中幫忙外,德欽縣拖頂鄉集鎮上多了很多陌生面孔,他們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地方,彼此分工協作,噴灑藥水、清掃淤泥、搶通水電、恢復通訊……人人盡心盡力,為重現集鎮的美麗揮灑汗水。 金沙江“11·3”堰塞湖泄流洪峰過境后,拖頂鄉受災嚴重,鄉黨委政府及時成立臨時指揮部,組織鄉內各站所、各村委會組成12個工作組,上千名黨員、干部、群眾迅速投入災害搶險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盡最大努力減少財產損失。 目前,該鄉通信、電力、飲水、道路交通等災害搶險和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推進,受災戶安置點物資供應充足,受災房屋受損評估工作深入開展,受災群眾情緒穩定,抗災自救積極性較高。 受災群眾安置保障組積極做好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采取多種方式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做好受災群眾入戶安置幫扶,加強救災物資保障和應急資金撥付,確保4個安置點的17戶77人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干凈水喝。 連日來,房屋排危鑒定組、災情普查統計組的工作人員從新街的泥水里蹚過一趟又一趟,他們到每一家賓館酒店、商店商鋪、民房詢問查看受災情況,鑒定房屋受災等級,評估財產損失,做好災情統計、受損評估、定損等工作,并及時收集、匯總、整理、上報。同時,加強災后風險隱患排查,重點排查河堤、道路、通訊、電力設施,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嚴密防范次生災害發生。 洪水襲擊拖頂的當晚,縣衛計局工作組就趕到拖頂,與拖頂、霞若衛生院全體工作人員開展災后防疫工作。他們分工嚴密,協同作戰,有的背起噴霧器負責集鎮消毒殺菌,有的拿起藥箱、血壓計到安置點為受災群眾檢查身體,講解疾病防治知識。 此里取追醫生每天一早從霞若衛生院趕到拖頂鄉,把消毒粉倒入噴霧器中,嫻熟地按照配比注入清水,她說:“霞若離拖頂近,我們早上到晚上回,不給救災的后勤增加負擔。” 縣衛計局格茸說:“每天我一個人噴完27桶16升藥水。我是拖頂人,為家鄉做事,不覺得累。” 由于拖頂鄉集鎮過水面積大、受災房屋多,目前抗災救災任務最重、面最廣的算是集鎮清污工作。連日來,除了拖頂鄉干部參與、群眾自救外,森警迪慶大隊、消防部門、縣林業局專業撲火隊、霞若鄉黨員群眾等力量集中開展清污工作。僅18日參與清理新街、下街的干部職工、黨員及群眾就達1127人,動用大型機械13臺、貨車19輛。 森警迪慶大隊官兵晚上暫住在拖頂鄉幼兒園。戰士楊佳俊說:“教導員帶著我們50名戰士來到拖頂那天,洪水還未到來。洪水過后,我們幫著安置群眾,在各路口設卡疏導車輛,協助集鎮上的商戶搶運物資,同時承擔了大量的清淤工作。” 森警迪慶大隊官兵每天早上7點起床集合,用過早餐,8點半準時出發,午餐后繼續奮戰,一直到晚餐時間才休整。 洪水帶來的泥沙粘性大,清理起來費時費力,縣林業局專業撲火隊45名工作人員也駐扎在拖頂,全力以赴清理淤泥。洛玉、左力、洛沙、拖頂、大村、普通農、念薩7個村沒有受災的群眾,也自發來到受災區,自備工具、自帶干糧,幫助清淤清污。 云南建投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投入2臺挖機、39名人員,幫助災后重建。拖頂鄉左力村黨總支書記周曙青感慨道:“之前很多人素不相識,但在災害面前,我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拖頂鄉副鄉長阿娃是供電及通訊保障組組長,一大早,她就穿上雨鞋,和大家一起搶修供電設施。德欽縣供電局的阿主說:“我16日下午到這里來慰問,看到災情嚴重,就留下來和大家一起搶修電路,電不通,大家不安心,我也睡不穩。” 17日,縣水務局工作人員到達拖頂鄉,協同鄉水管站站長余順風等,奔走在沿江兩個行政村9個村民小組,實地檢查管道受損情況,組織人員搶修受損飲水管道,爭取讓集鎮居民和受災群眾早日喝上干凈水。 目前,經調查發現的農田淹埋受災畝數、藥材畝數、田間溝渠等已進行詳細調查記錄;飲水困難的巴東小組,鄉水管站已發放應急飲水管600米,確保災區飲水問題基本解決。 19日,工作組走訪調查洛玉村堆拉小組、貢該木小組、查龍桶小組、左力村古仁江邊小組水利基礎設施受損情況,實現水利設施受災調查及飲水應急解決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