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在最美城鎮、最美村莊、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四美”創建中,維西縣各鄉鎮各村組按照中央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把“四美”創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踐,結合各地實際,采取措施,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匯聚各方力量,推進“四美”創建有行動見成效,讓美化環境、弘揚優良家風、營造淳樸民風成為群眾的常規動作,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助推脫貧攻堅,促進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步。 中路鄉推廣“312”模式 自開展“四美”創建工作以來,維西縣中路鄉通過用活3支隊伍、創新1個機制、盯緊2個重點的“312”工作模式,以支部為龍頭,動員村組干部、護林員、黨員、團員及婦女力量,全力推進“四美”創建評比,為如期脫貧致富奔小康打下堅實基礎。 用活巾幗服務隊、志愿者服務隊和基層服務隊“三支隊伍”,凝聚創“四美”力量。依托鄉婦聯及各村婦女小組長成立“巾幗服務隊”,依托鄉政府職工、中心校教師、托巴電站籌建處工作人員成立“志愿者服務隊”,利用周末及下班時間對各村民小組進行家庭內務檢查指導。目前,已完成29個村民小組的鄉一級指導,72個村民小組的村一級指導。同時,確定了7個示范小組。把229名森林管護員及村民小組長就地轉化為“四美”創建監督聯絡員,組成“基層服務隊”,對管護區域內的群眾進行家庭衛生監督、鄰里關系調處、日常巡河治理等。 “五戶聯建”機制,創新“四美”模式。探索“四美”創建方式,形成“五戶聯建”機制,以組內5個家庭為一個考核單元進行總體評價,以個人品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為考核評價標尺,將責任細化到個人品行、家庭衛生、責任區域環境、鄰里關系、生產勞作、發展產業等方面,一戶有錯,連帶4戶,形成農戶間相互制約和影響的利益捆綁機制,達到相互督促的目的。組內干部負責監督“五戶聯建”制度的落實,通過定期召開組內會議、隨機抽查、共同打分等方式進行評比,對聯建作用較好的小組,在今后的產業扶持方面優先考慮并給予適當獎勵,聯建作用發揮不好的進行全村通報。 盯緊“二個整治重點”,確保“四美”整體推進。中路鄉將家庭內務整理、環境衛生整治的重難點區域及家庭列入“重點整治對象”,緊盯他們的整治成效。組織他們到“示范戶、示范組”觀摩學習;同時組成鄉、村、組三級督查組,由村組干部定期到整治的重難點區域及家庭進行指導、督促,鄉督查組不定期抽查,強化整改效果。把排查出的31名特殊貧困對象列入“名單”,緊盯他們的改變情況。制定出臺了《中路鄉特殊貧困戶自強行動方案》,采用“三·五”工作日制度及“三對一”結對聯系制度、“一幫三督二評”等工作方法,督促他們發展產業、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幫助他們樹立勤勞實干精神、人窮志不窮理念,激發內生動力,增強脫貧信心和決心。同時,把幫扶人督促情況,特殊貧困戶的個人衛生、家庭衛生、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公開量化,評比結果運用到“最美幫扶人”“脫貧標兵”及“最美人物”評比中,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四美”創建的積極性、主動性。 通過推廣“312”工作模式,中路鄉“四美”創建工作打開局面,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環境變得干凈整潔,家庭內務煥然一新,鄰里和睦共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基礎。 (記者 張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