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德欽縣先進扶貧干部劉玉峰 劉玉峰,一個精明強干的康巴漢子,從2008年1月調入德欽縣扶貧辦至今,已經有11個年頭了。如今,他還抽調在德欽縣易地搬遷工作指揮部任辦公室主任,說起德欽縣的扶貧工作,他如數家珍,了然于胸。 11年里,德欽縣所有大大小小的扶貧項目,每一項都有他的辛勤汗水,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建設、全縣各個村村寨寨的衛生路,沒有他不了解的,特別是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總是風塵仆仆的在扶貧一線奔波忙碌著。 足跡遍布全縣每一個地方 在大家眼中,劉玉峰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名人”,因為他已經是一名“老扶貧”干部了,而且總是在下鄉的路上,幾乎沒有多少時間呆在辦公室。正如他的微信昵稱“奔跑的犀牛”,他總是在奔跑的路上。 年前的某一天,他一大早從德欽縣城出發,到霞若和拖頂兩個鄉鎮實地查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在工地上,他針對存在的問題再三要求項目負責人限期整改,走完兩個鄉鎮的多個項目點,他又接到通知到州里提交材料。下午4點鐘,他又驅車趕往州扶貧辦,提交材料匯報完工作,已經是傍晚了,一身疲憊的劉玉峰想找個酒店歇息,可是又接到通知,第二天早上縣里有個重要的扶貧工作會,作為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辦公室主任,他必須到會。就這樣,他又連夜趕回德欽縣城,到縣城時,已經是凌晨1點了。這樣的奔波對于他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 “認真”是他的座右銘 提起劉玉峰的認真,許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特別較真的人,每一個數據,每一份合同,他都沒有半點含糊。 “他在每一個重要的合同簽訂現場都要求有相關人員在場作證,作為資料留底,實在是太認真了。”與他共事的都吉說。每一個項目,劉玉峰都認真細致到每一份材料。他說:“我們的項目都是針對貧困群眾的,而且都是終身責任制,不能有半點馬虎。”因為這個認真勁,他沒少和各級干部鬧過不愉快,但是過后,他總是與大家打成一片。 從德欽縣的達日生態移民搬遷,到云嶺鄉的斯永貢生態移民,拖頂鄉的堆拉生態移民,再到全縣的上千戶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每一項工作他都參與其中。其中的艱辛不言而喻,但是認真的劉玉峰從來都是風風火火不知疲倦的奮斗在一線。 脫貧工作中的“愣頭青” 由于劉玉峰踏實肯干,在德欽縣扶貧辦先后擔任副主任、黨組書記,后又委任德欽縣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他在工作中,原則當先,不管是上級領導還是群眾都一視同仁,因此贏得了大家的肯定。 年紀40的劉玉峰還有著年輕人的“沖勁”,每一件事他都喜歡跑到現場,德欽縣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地域遼闊,就算是相鄰的兩個村之間也得跑上兩個小時,劉玉峰總是馬不停蹄的奔波在各個項目點。幾乎每次下鄉都是在深夜才能回到縣城。“他工作起來就是一個愣頭青,一天下來總是不知疲倦,每次下鄉都是著急忙火不會休息!”扶貧辦的駕駛員經常與他下鄉,對此 “頗有微詞”。 2016年至2018年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127戶4765人(其中建檔立卡763戶3084人,同步搬遷戶364戶1681人)。其中:2016年(含2017年)597戶2322人(其中建檔立卡526戶1996人,同步搬遷戶71戶326人);2018年新增項目實施530戶2443人(其中建檔立卡237戶1088人,同步搬遷戶293戶1355人)。在這一組組的數據背后,都有劉玉峰的付出,每一個項目他都了然于胸,這與他長年在一線工作的“沖勁”分不開。 以身作則促黨建 劉玉峰自擔任德欽縣扶貧辦黨組書記以來,將黨建工作抓出了成效。以他的理解,黨建工作不是一個個體,而是要和部門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并組織部門黨員干部學習各種精神,他特別強調,扶貧工作領域更要注重防腐拒變的能力,經手的每一分錢都要用于貧困群眾身上。他以身作則,在下鄉途中從來都是輕車簡從,許多時候一碗面條或炒飯就解決了一頓飯。用他的話就是“吃什么都一樣,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劉玉峰如今身兼數職,既是縣扶貧辦的黨組書記,還是縣扶貧開發公司的總經理,也是縣生態移民指揮部的負責人。但是他總說,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平凡的工作人員,簡單快樂。 由于工作原因,劉玉峰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對此愛人和孩子頗有怨言。孩子如今已經小學五年級了,但是劉玉峰接送孩子的次數屈指可數。人們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劉玉峰可以安心撲在工作中,就是因為愛人的默默付出。 劉玉峰是一個平凡的扶貧干部,他11年如一日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各級領導干部的肯定,也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2019年劉玉峰被評為全州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