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5月16日在迪慶藏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迪慶州財政局 2019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9年,全州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認真執行州人大各項決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支持做好“六穩”工作,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統籌資金保障重點支出,切實加強財政預算收支管理,促進全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州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 2019年預算收支完成情況 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相抵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2019年財政政策執行和財政重點工作情況 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 地方財力規模穩步增長 三大攻堅戰舉措有效落實 民生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財稅體制改革縱深推進 財政管理監督持續強化 預算執行和財政工作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財政收入增長基礎薄弱,財政減收壓力持續加大,財政支出剛性不減,財政支出結構不優,財政收支平衡難度較大;一些部門和縣市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不強,重分配輕管理現象依然嚴重,資金閑置浪費,支出效益不高;零基預算、績效管理理念沒有得到全面貫徹落實,項目支出、專項資金有序“進”“退”機制沒有形成;財政困難沒有根本緩解,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支出壓力大;有些縣市、領域存在脫離實際、超出自身財力過高承諾等問題,影響財政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債務還本付息進入高峰期,部分縣市債務規模較大,風險較高,面臨穩增長和防風險雙重壓力。 2020年地方財政預算安排 2020年全州及州本級收支預算安排 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 全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116920萬元,增長5%;全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83123萬元,增長3%。州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30731萬元,增長5%;州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62896萬元,增長3%。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全州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28536萬元;全州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5141萬元。州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6561萬元;州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4493萬元。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平衡 全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60萬元;全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60萬元。州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40萬元;州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40萬元。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相抵 全州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260208萬元,增長2.2%;全州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243296萬元,增長4.9%。州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04294萬元,增長3.6%;州本級社會保險基金支出88274萬元,增長9.8%。 地方政府債務 2020年,全州新增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和債務限額在省政府批準和財政廳下達后,州人民政府將依法編制預算調整方案,報州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 2020年財政支出主要政策和重點支出項目 壓實財政“三保”責任 深刻領會做好“三保”工作對保障社會穩定、維護市場環境、提振市場信心、保障基層運轉等方面的重大意義;繼續將保“三保”作為財政工作第一要務;全面落實財政稅收增收留用及以獎代補政策,提升財政自給能力。 全力以赴支持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繼續支持打贏三大攻堅戰 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堅決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堅決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支撐 支持特色農業加快發展;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支持產業轉型升級。 持續加大“五網”等建設支持力度 支持民生社會事業改善 促進穩定和擴大就業;支持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支持城市品質提升。 支持平安和諧迪慶建設 強化財政資金保障;凝聚發展合力;加大州級補助力度。 此外,按《預算法》規定,2020年州本級年初預算安排預備費3900萬元,用于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和其他難以預見的支出。 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草案) 提質增效,繼續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 持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繼續盤活存量資金資產。 開源節流,扎實做好收支管理 狠抓自有收入組織;狠抓上級補助爭取;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硬化支出預算執行約束。 建立健全地方債券的高質量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評估遴選等工作機制,大力爭取新增債券額度,彌補重大項目建設和補短板領域資金需求。 優化結構,全力保障剛性和重點支出 優先保障“三保”支出;支持保障重大項目實施;加強民生保障;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深化改革,不斷激發發展動力活力 持續推進預算管理改革;深化財政體制改革。 防范風險,確保財政運行可持續 防范化解財政運行風險;防范化解債務風險。 落實地方政府違規舉債終身問責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提高認識,自覺主動接受各方監督 完善預決算報告及草案編制方式,細化重點支出和重大項目預算,全面準確向人大反映支出預算和政策落實情況。 持續推進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建立健全對聯網監督發現問題的處理反饋機制。 落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向人大報告制度,清查核實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不斷提高報告質量。 穩步推進重大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向同級人大報告,并隨同預決算向社會公開。 完善服務代表委員工作,加強日常溝通交流,充分研究吸納代表委員的意見和建議,解決代表委員關注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建議提案辦理質量。 加大巡視、審計問題整改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高度重視財政管理監督,密切關注基層財政運行情況,強化對地方政府債務化解、落實“三保”支出責任、脫貧攻堅專項資金績效等情況的監督,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到位,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效能和資金使用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