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守護好迪慶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良田沃土,守護好香格里拉這塊金字招牌,推動旅游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鄉村旅游開發將是一個新的亮點。 地處金沙江上游臘普河畔的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近年來,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激勵,鄉村旅游紅紅火火,成為了國內外游客朋友微信圈里的“網紅地”。目前,以漫尋記和哈布達云谷為代表的16家精品民宿群落;以松贊塔城、四鳴精舍、達摩筱院等為代表的29家精品酒店落戶該鎮,村民們也將自家小院打造成特色農家院,村里有了大變化,游客進來了,村民富起來了,成為迪慶鄉村旅游先行示范區,脫貧群眾有了一個新增收途徑。 塔城鎮鄉村旅游為何吸引游客,啟別村民宿為何能成為網紅“打卡點”?究其原因,靠的是塔城鎮97%的森林覆蓋率、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對比走馬觀花式的“景區游”,習慣快節奏工作、生活的人們,更向往深度休閑體驗游。對于民宿業來說,好山好水好風景,既是自然資源優勢,也是經濟發展優勢,良好的森林覆蓋率及臘普河兩岸群眾對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長期以來形成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化風俗是啟別民宿業的最大“賣點”。 鄉村旅游的興起,民宿產業的“吃香”,既是城鎮化浪潮下的形勢所趨,更是發展所需。維西縣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是云南藏區脫貧攻堅主戰場,是邁向鄉村振興最難啃的“硬骨頭”。2018年,迪慶州提出建設 “四個示范點”的構想,即將塔城打造成鄉村振興示范點、旅游扶貧示范點、保護開發示范點和鄉村旅游創新示范點,最終建設成為迪慶鄉村旅游先行示范區。以塔城為點,利用好山好水好風景,發展民宿產業,讓游客走進來、住得下、玩得好,群眾富起來。 精準定位,確保與香格里拉品牌相匹配。為確保塔城鄉村旅游與香格里拉品牌相匹配,維西縣對塔城鎮鄉村旅游先行示范區的建設定位是:突出民族風情濃郁、自然風光獨特、旅游體驗豐富、產品有機生態、設施配套完善、服務品質優良的示范區建設,堅定不移地以新理念和高標準推進塔城鄉村旅游開發,堅決防止了低水平、低門檻、無特色、粗放式、一陣風搞建設。 規劃引領,確保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為確保塔城鄉村旅游建設健康有序發展,維西縣科學合理編制,并始終嚴格執行《維西縣塔城鎮鄉村生態旅游發展規劃》等規劃設計,進一步明確了塔城鎮鄉村旅游先行示范區的發展戰略、產品形態和實施步驟、保障措施,堅決管死示范區創建的規劃、土地、生態、排污、鄉村風貌等,高標準推進水電路、排污管網、路面景觀、圍墻景觀和衛生公廁、停車場、休息亭等配套設施建設,并堅持把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推介給有實力、有理念并熱愛和喜歡鄉村生態旅游業的大企業來開發建設。 突出特色,提供塔城式“鄉愁大餐”。鄉村旅游,特別是民宿,不是簡單地給游客提供一棟住宿的房子和果腹的飯食,不管是精品民宿還是農家樂,它提供和售賣的應該是情懷和文化體驗;承載的還有文化鄉愁,滿足人們在城鎮化進程下“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精神寄托。建設中,維西縣始終堅持以記住鄉愁、留住鄉村味道、回歸農村為主線,在保護好傳統民居、名樹古樹和田園風光,確保基礎設施建設修舊如舊的基礎上,以產業、新業態及文化故事來豐富鄉村旅游。做好藏族、納西族、傈僳族、瑪里瑪薩人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發展文章;開發保護和運營“香格里拉滇金絲猴國家公園”、達摩祖師洞和豐富的森林資源及山水林田河融為為一體的獨特自然風光。 同時,維西縣始終突出鄉村旅游開發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帶動群眾脫貧增收致富這一核心,加快培育有機生態產品商品,不斷做大冰酒、養蜂、藏紅花等產業,做強熱巴、手工藝等民族文化產業,做活美食、小吃等特色飲食,通過豐富親子游、農耕文化、生產勞作等旅游體驗,努力實現把游客引進來、產品帶出去、消費在當地,最終達到旅游帶動產業發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目的。將鄉村旅游業作為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讓更多鄉村美起來、村民富起來。有了青山綠水的這個“助燃器”,迪慶的鄉村旅游業將越來越發展,群眾生活越來越紅火。(記者:余麗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