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燕
近年來,維西縣委、縣政府圍繞脫貧目標,把鞏固和培育可持續增收產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因地制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產業扶貧的政策措施,探索出了一條具有維西特色的產業脫貧致富之路,不少貧困戶依托中藥材、核桃、冰葡萄、特色畜禽養殖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脫貧致富進程。加大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涉農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完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扶貧社會組織化服務,帶動大批貧困戶發展產業。 構建產業扶貧格局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維西縣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始終把產業扶貧當作貧困戶脫貧增收的重要舉措,縣委、縣政府認真分析全縣農業生產實際,提出“五個緊跟、三個緊扣”的產業發展思路,明確工作重點和任務,構建縱向到底的產業扶貧工作格局。同時,通過采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大力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強化技能培訓提高農業產業勞動者素質、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業產業組織化進程等有效措施,產業扶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全縣脫貧奔小康奠定了堅實的農業產業基礎。
完善產業扶貧機制 該縣通過組織成立扶貧產業發展指揮部,規劃布局全縣產業扶貧工作,細化工作措施,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優勢,構建產業扶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齊抓共管確保全縣農業產業扶貧工作高位有序推進。組織成立由州、縣農業農村局、縣扶貧辦、縣財政局等相關行業部門產業扶貧領域人士組成項目評審專家組,對全縣產業資源稟賦、生產條件、市場開發前景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提出發展中藥材、蔬菜、食用菌、花卉、特色畜禽、小雜糧、冰葡萄、木本油料八大重點產業。2018年以來,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成立5個縣級產業檢查核查組,全過程參與,高標準、嚴要求協力推進產業扶貧工作,增強扶貧產業項目實施成效。 加大產業扶貧投入 維西縣根據產業扶貧實際,制定并下發了維西縣扶貧產業項目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實施方案,保障了產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和積極推進。據了解,2016年以來,該縣累計扶持中藥材、蔬菜、食用菌、經濟林果等種植323799畝,累計扶持特色畜禽1181221頭(匹、只、羽),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60家,建設中藥材加工廠等產業基礎設施24項,投資改善農田基礎設施44300畝,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122個,投資建設鄉村旅游項目5個。
探索多元產業帶貧減貧模式 全縣按照“五個緊跟、三個緊扣”產業發展思路,搶抓產業發展關鍵和重點,在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保障的同時,不斷探索多元的帶貧減貧模式,提高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通過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力度,不斷提高龍頭企業社會責任感,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在產業扶貧中的“龍頭”作用。2016年以來,該縣涌現出蘭草、偉宏、興維、哈達農莊、維西土產公司等一批組織化程度高、市場開拓能力強、帶貧減貧效益明顯的龍頭企業,以訂單農業、股份合作分紅、就業帶動等多種帶貧減貧模式,累計帶動貧困戶增收12632.27萬元。通過加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扶持力度,壯大基層黨組織集體經濟整體實力,積極探索“村黨總支+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村黨總支+合作社(公司)+農戶”“村黨總支+合作社”“村黨總支+種養殖協會+農戶”“村黨總支+致富帶頭人+農戶”“股份合作分紅”等多種模式,全縣79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達到全覆蓋。據了解,2019年該縣村集體經濟收益達到506萬元。 通過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激勵機制,促進該縣農村土地流轉和農產品加工及銷售,2019年補貼龍頭企業流轉土地10814畝,兌現龍頭企業獎補610萬元,發放小額信貸3153萬元。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引進北京樂萬家惠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青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富仕達公司等省外龍頭企業,致力于打造維西糯山藥、生豬養殖、肉兔養殖等產業。通過加大科技指導培訓服務力度,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員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增強產業項目實施的指導培訓力度。組建州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的農業科技推廣人員90余名,分別掛聯指導70個行政村的產業指導培訓服務工作,累計完成種養殖技術培訓4萬余人,100%覆蓋有發展能力和發展意愿的建檔立卡戶。
總結推廣帶貧減貧模式 2016年以來,維西偉宏農特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云南香格里拉蘭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維西哈達農莊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等涉農企業在產業扶貧中發揮了較好的帶貧減貧作用,并在全縣不斷總結推廣。 維西偉宏農特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緊緊圍繞“創建一個基地、振興一個產業、對接一個合作組織、打造一個優勢品牌、致富一方農民”的“五個一”發展理念,以“股份合作、土地流轉、訂單經營、解決就業和產業扶持”4種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開辟出一條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云南香格里拉蘭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入駐維西縣生物園區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縣有龍頭企業、鄉有能人集聚、村有集體經濟、組有專業合作社、戶有產業覆蓋”的扶貧產業發展思路,通過不斷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經營發展模式,讓近萬戶農戶直接受益,其中,建檔立卡戶1900余戶,畝均增收近4000元。維西哈達農莊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科技”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累計種植冰葡萄1670畝,2019年,收購釀酒葡萄240噸,帶動種植戶增收24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務工增收128萬元,帶動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增收40余萬元。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維西縣委、縣政府突出抓產業脫貧的“治本”作用,抓住“因地制宜”這個核心,加快發展扶貧產業,變“輸血”為“造血”。如今,全縣建檔立卡戶戶戶有產業、各類農業產業規模持續擴大、農業產業組織化程度實現新突破、農業產業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顯著增加、農業產業企業和經濟組織逐步壯大,為貧困戶實現高質量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撐,從根本上確保了全縣的脫貧效果持續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