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學教師卓瑪 在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學,2400余名學生中有一半以上是藏族學生,100多名教師中僅有10余名是藏族,數學老師卓瑪便是這為數不多的藏族老師之一。 “藏族老師比較了解藏族學生,在溝通上也比較容易,相對來說教學效果也容易達到。”副校長李金平說。 卓瑪出生在一個藏族家庭,母親擅長紡織手工藝,從小受到濃烈藏文化熏陶的她,對藏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2002年成為老師后,她更是將文化傳承的責任扛在了肩上,“教育是傳承傳統文化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種,將優秀文化融入教育,能夠充分發揮出文化育人的作用,實現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卓瑪說。 全州實行集中辦學后,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卓瑪來到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學任數學老師,數學知識枯燥、乏味、死板,尤其是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教學接收度低、基礎差,不愿聽、沒興趣,這是卓瑪一直以來面臨的難題。“有的學生上課甚至連課本都不翻開,桌上連數學課最基本的草稿紙都沒有,有時候感到很無力很無奈。”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和課堂教學收效甚微一度讓卓瑪感到焦急。如何創新教學方式,尋找讓學生感興趣的數學知識載體成了卓瑪長期研究的課題。 在一次回家時,卓瑪看到母親正在紡織氆氌披肩,上面或重疊、或對稱的精美圖案讓卓瑪眼前一亮,這不是可以運用到旋轉、平移、對稱、黃金分割的數學教學中嗎?于是她開始搜集和研究更多的與數學知識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藏文化元素。在收集中她發現,唐卡、氆氌、黑陶等都可以融入到各學科的教學中,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們感受到藏文化的核心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藏文化得以傳承。 2019年底,由卓瑪負責的《在育人活動中融入藏族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策略研究》課題正式開題。課題研究過程中,卓瑪在自己所帶的班級進行實踐,比如在講解圓形時讓學生圍成圓圈跳鍋莊舞;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卓瑪會拿出自己收集在手機中的藏文化元素照片,以更生動的方式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漸漸地,數學課變了。“卓瑪老師總是把很難的問題用簡單的方法教給我們,既有趣又很容易聽懂,我很喜歡聽她的課。”初三134班學生魯茸吹批說。 “教育是一項良心工程,選擇了教師職業就要全心全意為學生好。”這是卓瑪一直掛在嘴邊的話,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教書還是育人,卓瑪總是以關心和鼓勵為主,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溫暖。在卓瑪眼中學生沒有優劣和民族之分,她說:“成績不好的孩子在性格、處事、社交或者其他方面也有長處,這樣的學生更需要關注。將藏文化帶入課堂,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也有利于各民族學生之間和睦相處。” 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卓瑪的教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希望課題能盡快推進,運用到各個科目和所有的學生身上,這樣學生在體驗豐富多彩的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能學會認識家鄉、欣賞家鄉,從而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的文化情懷與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卓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