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我州全力推進健康扶貧各項政策,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設備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衛生人才隊伍得到加強,醫療保障體制不斷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老百姓實實在在享受到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帶來的利好,健康之花在迪慶高原絢爛綻放。 改善就醫環境 讓老百姓有地方看病 “十三五”時期,迪慶州兒科實現“從無到有”,結束了建州以來沒有兒科的歷史。自兒科建立至2020年8月31日,迪慶州嬰兒死亡率控制在7.57‰以下。 2020年1 月 3 日,在滬滇幫扶項目大力支持下,迪慶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正式運行,這是迪慶州首個集健康檢查、評估、教育、增值服務、信息管理為一體的健康體檢管理中心,為全州人民提供全面、科學的體檢及健康管理服務創造了條件。2020年4月,迪慶州醫院順利通過三級甲等醫院創建驗收,成為迪慶州首家三甲醫院。 “十三五”時期,我州通過健康扶貧各項政策,多方籌措資金,投入8.5億元,改善提升了州、縣、鄉、村4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設備和服務能力。實現了每個縣級有一所二級甲等以上的公辦醫院,每個鄉鎮有一所政府辦的公立衛生院,每個村至少有一所村級衛生室、有一個鄉村醫生、有四室分離,每個村衛生室達到80平方米以上的目標,各級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診療環境、學科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為老百姓緩解了看病難問題,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提升服務能力水平 讓老百姓看得好病 受地理、飲食習慣等影響,迪慶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地區。2018年前,遇到心梗、腦卒中等疾病患者,醫院只能做常規檢查、溶栓及控制血壓等治療,多數病人需轉診至州外進一步診治,患者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在滬滇對口支援醫院及省內幫扶醫院的大力支持下,迪慶州醫院心血管介入室于2018年11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并開展了第一例冠脈支架置入術。“截至目前,我院已開展80余例心臟介入手術,患者術后康復良好,并將業務拓展至腦血管、腫瘤等領域,填補了州內空白,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敝葆t院院長黃永壽說。 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促進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笆濉睍r期,我州通過上海市瑞金醫院、省級醫院、昆明市的對口幫扶,醫療團隊多次到迪慶傳幫帶,提升了本地醫生的服務能力和醫技水平。目前,州醫院可以開展心臟的冠脈治療、起搏器植入、先心病介入的封堵手術等,填補了我州11項技術的空白。同時,縣級醫院也開展了微創手術、婦產科疑難雜癥手術治療等。 作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全科醫生在夯實基層醫療基礎、解決貧困人口看病就醫問題上所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為讓更多百姓在家門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我州印發了《迪慶州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不斷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 通過一系列措施,我州不斷提升了本地醫生的服務能力和醫技水平,老百姓實現了可以在州內看得好病的愿望。 加強醫療保障 讓老百姓看得起病 2019年,香格里拉市尼西鄉幸福村74歲的肖宗因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等疾病在州醫院住院治療,治療費用13000余元,享受醫保政策報銷后僅支出1332元。 “十三五”時期,為保障群眾看得起病,我州全力建立醫療保障政策體系。2017年以來,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四重保障”全覆蓋,住院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穩定在90%左右。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門診一般診療費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全額支付,普通門診基本醫療保險年度最高報銷限額比其他城鄉居民提高5個百分點,對28種慢性疾病門診報銷比例提高到80%,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醫療保障水平。深入推進大病專項救治,對篩查出來的36種大病患者,按照“四定兩加強”的要求,做到“一人一檔一方案”,確保所有大病得到救治。同時,積極落實便民惠民措施,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方便看病”。在定點醫療機構全面實施州域內“先診療后付費”、定點醫療機構“一站式”即時結報制度,貧困群眾“跑腿墊資”的問題得到解決。 防控重大疾病 讓老百姓健康有保障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大地,地處云南西北部的迪慶州上下同心、廣泛動員,迅速掀起抗擊疫情的全民戰“疫”,41萬人口,成功做到0病例,成為疫情防控的“凈土”。 抗擊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迪慶更加認識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對于保障長治久安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為此,我州積極推進重大傳染病防控雙提升、州縣(市)疾控實驗室規范化、縣級醫療機構實驗室重癥病房以及應急物資儲備項目建設。 “十三五”時期,我州衛生健康事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成果來之不易。在建設新時代新迪慶的征程上,我州衛生健康事業將朝著保障人民健康的方向穩步前進。(洛桑央宗 魯茸追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