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鎮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0-12-09 09:22:53

●陳義

    初冬時節,走進香格里拉市金江鎮的村村寨寨,到處空氣清新、環境宜人。整潔的村莊,一排排青瓦白墻的民房錯落有致,水泥硬化路延伸到家門口,農村基礎設施日新月異,各種富民產業異軍突起,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使金江鎮煥發出無限活力。

    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凝聚脫貧奮進力量

    金江鎮脫貧攻堅相關資料顯示:該鎮2015年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62戶2732人,貧困面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是該鎮面臨的最大難題。

    “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必須要把紅色革命精神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精神力量,繼承堅韌不拔、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譜寫好革命老區脫貧致富的華麗篇章。”金江鎮黨委書記蔡永鑫說。據悉, 1936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轉戰千里、巧渡金沙江時,途經金江鎮,在當地留下了革命火種。1947年,中共滇西北地區工作委員會在當地建立了香格里拉市(原中甸縣)第一個紅色政權——金江特區人民政府。此后,紅色革命火種在金江境內薪火相傳,并不斷指引著后來人前行的步伐。

    “在脫貧攻堅路上沒有退路。”這是金江鎮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共識。

    該鎮依托金江鎮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堅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精神,著力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示范性強的黨建品牌,并以此為載體不斷豐富黨建工作內涵,延伸黨建工作覆蓋面,把“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充分運用到脫貧攻堅中,確保脫貧攻堅工作與黨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推動。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金江鎮始終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來抓,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戶、貧困村脫貧退出標準,通過實施五個“百日會戰”“決戰深度貧困,決戰全面摘帽”行動、“脫貧摘帽鞏固提升集中攻堅行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決戰決勝百日總攻堅”“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提升行動”等,聚焦脫貧攻堅任務、鞏固脫貧成果,舉全鎮之力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在實踐中不斷補短板、抓弱項。按鎮級指揮部、村級指揮所的結構,分別由鎮黨委書記、村黨總支書記任指揮長,形成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格局。充實一名副書記,一名副鎮長,扶貧專干6人,共計下派7批次駐村工作隊,244名駐村工作隊員,組建脫貧攻堅專業隊伍。在保障基本工作力量的同時,金江鎮秉承專項工作專項機構的原則,適時組建相應的專項或臨時機構21個,整合全鎮各級干部職工、駐村工作隊力量,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確保各級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統籌16個掛包單位,建立副處級領導包村、副科級領導包組、干部包戶責任制并將具體工作落實到人。強化黨建促脫貧攻堅,各村村組干部劃片包干,明確責任,確保村組干部與掛包力量銜接到位。按照“決不弄虛作假、決不搞數字脫貧、決不搞形象工程、決不落下一戶一人”的原則,成立鎮級脫貧攻堅工作督查組,通過不定期督查、明查暗訪等,開展全面督查50余次,上報扶貧領域不作為信息36條,約談扶貧干部19人次。

    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金江鎮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隊帶領各族群眾,在脫貧攻堅路上,啃下了一個個“硬骨頭”,打了一場場漂亮的“翻身戰”,脫貧攻堅工作邁出了鏗鏘有力的步伐,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到2020年,剩余的34戶9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退出標準,該鎮實現全鎮脫貧,貧困發生率為0;五年來,金江鎮貧困群眾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底的2058.14元增長至2020年末的16527.21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40.60%。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昔日貧窮落后的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泥衛生路通到了各家門前,夜晚太陽能路燈扮靚了村莊,村容村貌整潔而美麗,一個個新時代新農村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金沙江邊。

    記者在金江鎮吾竹村堆滿四組看到,5戶居住在山上的彝族群眾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從山上搬到了山下,過上了盼望多年的安居生活。過去,這5戶村民一直居住在山上,生產結構和經濟來源單一,有“種一碗收一瓢”之說,經濟收入大部分依靠販賣山上采集的野生藥材獲得, 收入有限,一直在貧困中掙扎。從前他們居住的地方沒有通公路,到村委會辦事、到街上販賣藥材都要在山里的羊場小道走半天時間才能到達,生活所需的物資只能靠人背馬馱。一袋水泥馱到家里成本超過300塊錢,由于房屋造價成本高,這5戶村民都住在“籬笆房”里。自該市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為了讓這5戶村民早日脫貧,經過市、鎮兩級深入研究決定,讓這5戶村民通過搬遷實現安居夢、脫貧夢。該鎮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挨家挨戶宣傳移民政策,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駐村干部實行“一對一”結對包戶,負責推進這5戶村民的移民搬遷工作,最終這5戶村民順利搬進了新家。

    搬進新家后,39歲的彝族婦女楊學芳激動不已,她說:“感謝黨委政府為我們修建了這么漂亮的房子,讓我們不用再為住房發愁,今后我們一定要自力更生,奮力脫貧奔小康。”

    車軸村村民王晉文一家也從半山腰搬進了馬路邊的新房。走進王晉文的新家,兩棟新建的房屋裝修時尚,打掃得干干凈凈的院子里栽種了色彩各異的花草。王晉文的妻子說:“以前,我家住在半山腰,破舊不堪,住得擁擠,搬進新房是我家三代人的心愿,但由于經濟困難,一直建不起新房。精準扶貧給我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現在我家實現了新房夢,家里通了自來水,修建了洗澡間、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實現了人畜分離,而且新房就建在公路邊,出行比以前方便多了。”

    從前,金江鎮基礎設施落后,住房困難、飲水困難、出行困難等嚴重制約著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鎮黨委政府和掛包幫單位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農村扶貧工作的主要任務來抓。

    一組組數據展示了金江鎮基礎設施建設成效:2015年以來,圍繞“675”標準,金江鎮大力推進路、水、電、廣播電視、寬帶網絡、活動室等建設,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并取得了明顯成效。投資3997.6萬元,完成進村進組道路硬化132.699公里,安裝防護欄57.296公里,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達100%,通村民小組進組道路硬化率達100%,組內道路硬化率達到97%。實施“四好農村公路”管理制度,道路建后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群眾能夠自發修繕、維護入村入組道路并形成長效機制。投資4000萬元進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2015年以來,投資2716.12萬元,建設10千伏電網58.978千米,建設0.4千伏線路74.431千米,實現10千伏以上動力電網全覆蓋,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9%,實現4G網絡整鎮覆蓋,網絡寬帶覆蓋到行政村、行政村學校和衛生室。投資3268.81萬元,完成7個行政村活動場所、89個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建設和“村村響”設施全覆蓋,安裝了太陽能路燈3569盞并實現全鎮覆蓋。

    優化扶貧產業布局拓寬群眾增收路徑

    “產業扶貧就是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群眾有長遠的致富路子。”金江鎮鎮長閔獻能說。

    走進新建村,昔日被群眾荒置的土地上,軟籽石榴樹、楊梅樹等連片成林,部分已經進入掛果期,孕育著群眾致富增收的新希望。

    香格里拉市金農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永健介紹,公司計劃在未來3年重點打造種植養殖基地17.33公頃,完成參觀、學習、培訓基地建設,每年爭取培育至少30人以上的“新型農民”。每年至少帶動群眾發展種植(軟籽、楊梅等)產業66.67公頃左右,力爭培育優良種苗30萬株以上,最大化確保農戶利益。努力建成3000立方米冷庫以及2000平方米包裝廠,實現產品深加工從而增加產品附加值。最終實現1333.33公頃以上的種植養殖規模,帶動農戶800戶以上并確保帶動農戶增收3000元以上的目標,真正做到以產帶貧,真正讓群眾得到實惠。

    放眼車軸村田間地頭、荒坡野林,一批批優勢產業開始興起,成為富民增收的聚寶盆,“一村一品”的產業優勢開始成型。該村按照“長短結合、以短補長”的發展思路,成立了車軸村大澤綜合服務站,以“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方式,聯合車軸村其他合作社輻射周邊農戶,帶動農戶種植辣椒40公頃、青花菜20公頃、西紅柿3.33公頃,帶動農戶增收200余萬元;同時該村以招商形式引進貴州新仁縣阿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借助“百萬造林”的大好時機,以訂單農業形式推廣種植216.67公頃阿藏李子。同時,該村還借助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自然優勢,推廣發展金鐵鎖、油牡丹等中藥材種植133.33公頃。

    “我們發展產業的目標是在群眾中實現全覆蓋,我們要做到家家有產業,家家有收入。”車軸村委會主任饒毅信心滿滿地說。

    來到吾竹村的南素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廠區里一派忙碌景象:10多名工人正忙著分揀、打包、入庫蔬菜。

    “以前我們種植傳統農作物,沒有什么收入,現在在公司的帶動下種植蔬菜,收入增加了不少,而且還可以在家門口務工,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現年56歲的付彩惠高興地說。

    據公司負責人羅明仙介紹, 該公司是一家集蔬菜種植、加工、銷售為主的企業。今年,公司在全州范圍內流轉了73.33公頃土地,建設示范基地,打造出了金江蔬菜品牌,產品遠銷昆明、成都、廣州等省內外地區。

    吾竹村黨總支部書記周晴娟介紹,為了讓群眾實現穩定脫貧,吾竹村將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依托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地理區位等優勢,大力推進產業發展,創新發展模式,不斷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在國家項目、資金扶持及掛包單位的大力支持下,5年來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377.1057萬元。

    “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門路”,這是金江鎮產業脫貧的真實寫照。5年來,根據市委“強龍頭、優布局、建基地、提規模、創品牌”的產業發展要求,金江鎮將產業作為發展經濟的基本驅動力,5年總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5305.11萬元,農戶和企業自籌6694.89萬元,按金江鎮脫貧攻堅規劃,逐年擴大產業規模。

    黨建推動集體經濟。2015年以來,金江鎮投入1970萬元,組建村集體經濟組織7個,實施村集體經濟項目18個,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65.8萬元,圍繞軟籽石榴、蔬菜種植、生豬養殖等重點項目,廣泛帶動群眾參與種植養殖。5年來,各村集體經濟及村集體經濟合作企業累計帶動群眾2897戶,實現全鎮762戶建檔立卡戶全覆蓋。

    龍頭企業帶動群眾。金江鎮依托當地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優勢,堅持“兼顧全面,突出重點”和“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的原則,把握扶貧產業“短期致富項目與長效增收項目相結合”的工作方針,深化“1+N”產業帶動模式,全面提升產業組織化程度和群眾覆蓋面,構建起以藥材、林果、蔬菜、烤煙、養殖為主的“五園”產業空間布局。近年來,該鎮共扶持培育本土龍頭企業8家,培育組建新型化、規范化農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生產經營實體78家。據統計,近年來,該鎮受扶持的78個合作社(公司)共計帶動農戶4625戶次73660人次,建檔立卡戶1244戶次19748人次,實現建檔立卡戶全覆蓋,全鎮群眾均增收。

責任編輯:楊云萍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99|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成品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小说|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男同|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花传媒二三区别|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免费看|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