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央金拉姆) “十三五”期間,迪慶州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優良,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達100%,全州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均控制在省下達的任務內。 一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產業綠色發展。完成“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清單)的編制工作,嚴把項目備案、核準、審批關。強化對鐵合金、水泥、鋼鐵等重點行業的管理,對產業政策明令禁止、不符合行業準入標準、高能耗高污染的項目,一律不予審批或核準。持續開展工業園區煙塵、固廢及污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限期整改。持續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強化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升級改造。嚴格執行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完成省級下達的水泥行業等產能淘汰任務和過剩產能壓減任務;對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落后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按期堅決予以淘汰。切實加強對清潔生產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推進清潔生產。持續開展揮發性有機物(VOCs)專項整治,加強源頭控制。截至2020年,完成64家汽修廠的噴漆房規范建設和70家加油站、1家儲油庫、60輛油罐車油氣回收裝置檢查工作。根據“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對轄區內“散亂污”企業進行排查。截至2020年,完成30家“散亂污”企業的綜合整治和分類處置工作,其中關停取締1家、整合搬遷2家、升級改造27家。截至2020年,全州累計完成排污許可登記管理核發許可403家,其中發放排污許可證58家、限期整改9家、登記管理336家。 二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開展燃煤鍋爐無組織排放排查,建立管理臺賬。對1家不能達標排放的桑拿服務企業的燃煤供熱鍋爐實施查封、扣押,淘汰14臺(座)各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區內的燃煤小鍋爐。在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審批過程中,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建筑節能、綠色建筑的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并貫徹到設計、施工、驗收的全過程,使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工作得到有效落實。截至2020年末,全州65%以上的城鎮新建公共建筑執行了綠色節能建筑相關法律法規;州人民政府所在地竣工的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竣工總建筑面積的72.3%。 三是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加快推進香麗高速、麗香鐵路建設,為物流業發展提供廣闊市場。2016年起建設集專線運輸、整車、零擔冷鏈物流,縣城、鄉鎮物流配送、信息服務、倉儲、裝卸為一體的,以香格里拉市為中心輻射整個涉藏地區的大型物流中心藏東物流中心,推動全州物流體系與東部涉藏地區核心綜合交通樞紐相適應。2020年,完成各縣(市)機動車檢測平臺在線監控聯網建設。加大柴油貨車的道路監督執法抽測力度,建立完善生態環境、公安交管、交通運輸等部門聯合執法路檢路查工作機制,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基本消除柴油車排氣口冒黑煙現象。2020年,完成老舊柴油車淘汰1436輛;完成169輛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開展機動車排污監控平臺聯網建設和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建設完成我州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網絡信息化三級聯網管理系統,當前,全州機動車年檢合格率在72%以上。開展對加油站點、成品油經營企業流通領域成品油質量監督抽查工作,共抽檢成品油46批次,合格率100%。截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全州汽車總數的0.13%。按照“樁站先行、適度超前”的原則,報備充電樁建設企業6家,充電樁保有量達44樁,總功率2034千瓦。 四是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推進面源污染治理。積極開展造林綠化活動,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努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高原特色生態旅游城市。2020年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2%左右。2018年以來,對全州98個露天礦山進行實地核查,分別下達礦山責令整改、責令停產通知書及采礦許可證過期通知書,并督促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強化建筑工地施工揚塵防治,加強建筑工地環境管控,督促建筑及市政工程施工單位規范作業,完善工地圍擋、道路硬化、車輛沖洗等設施。城市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得到提升。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工作,與氣象部門完善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分級分類發布標準,啟動災害性天氣“內響應外聯動”工作規范;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同時,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