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江初 通訊員 當珍取初) 5月10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欽縣文物管理所、德欽縣博物館聯合組成的文物勘查組就德欽縣古水電站淹沒區沿線進行文物勘查。在對德欽縣佛山鄉溜筒江村村委會進行勘查時,在增剛村民小組發現一處遺址跡象,該遺址為德欽縣境內瀾滄江沿線發現的第一個早期人類活動遺址。 5月22日至5月23日,勘查組對“增剛遺址”進行詳細調查?!霸鰟傔z址”位于德欽縣佛山鄉溜筒江村增剛村民小組原居住區域的東側臺地上。據村民介紹這些臺地原為緩坡,在上世紀70年代改為臺地,在開鑿荒地時溜筒江村增剛組的老村曾挖掘出石棺墓及陶罐。 勘查組在原增剛居住區域中間的東西向箐溝南北區域均發現有原生文化層和用火遺跡等遺存,其中把箐溝南部調查發現的遺存編號為“增剛遺址A區”,將箐溝以北臺地調查發現的遺存編號為“增剛遺址B區”。 在增剛遺址A區中,工作人員發現總計8處遺跡,對其中兩處遺跡剖面進行清理時,發現有5層文化層,發現陶器碎片無數,勘查組在遺址A區的核心剖面進行清理和勘探,將剖面上的雜草和浮土清理干凈,剖面上清理發現的地層堆積可劃分為5層。增剛遺址B區中,斜坡臺地的斷面上發現6處夾在地層堆積內的石砌擋墻,解剖發現這些擋墻僅有斷面表面的單層石塊,可能為早期的護墻。除此之外,還在臺地中部區域的石墻附近發現用火跡象一處,主要發現部分炭屑和燒土顆粒。在清理的兩處遺跡中沒有發現裸露的石棺墓。 通過對該遺址的部分剖面、出土陶片、灰燼進行綜合分析后,勘察組初步認為該遺址與瀾滄江沿線分布的大量石棺墓有著密切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