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李紹軍主動申請成為了南方電網公司派駐維西縣白濟汛鄉永安村的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不為別的,只為傳遞一份真心。 此時的李紹軍在南方電網公司的幫扶下已經成為了迪慶供電局維西分局中路供電所的一名職工,永安村正是他的家鄉。 2016年,李紹軍家是永安村里典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彼時,村里沒有公路,上學要靠兩條腿在山路硬走,家里住著木楞房。高中畢業后李紹軍考入了湖北一所水電學校,面對一萬多元一年的學費,李紹軍深知自己未來的人生與這所學校無緣,就在李紹軍打算放棄繼續讀書盡早外出打工時,事情有了轉機。 南方電網公司派駐永安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和正光了解情況后找到李紹軍家中,告訴他南方電網正在實施的教育扶貧措施正符合他的情況,精準扶貧戶家庭的孩子在云南省電力學校就讀后,成績達到要求的,可以按生源地定向分配到南方電網下屬供電企業就業。在南方電網公司的幫扶下,李紹軍在云南省電力學校成功就讀并順利完成了學業,2018年,畢業后的李紹軍被分配到迪慶供電局維西分局中路供電所工作,每月都有穩定的工資收入。回鄉后的李紹軍也驚喜地發現,家鄉早已不是兩年前的貧窮模樣。2016年至2020年,南方電網公司每年扶持永安村100萬元發展村集體經濟和村集體產業,還與維西縣政府共同成立了維西縣特色農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幫助當地農民銷售農副特產,永安村也成立了維西益參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起生態豬養殖基地、竹斑雞養殖基地、糯山藥示范種植基地、羊肚菌輪作基地4個集體項目。李紹軍的父母也入股了合作社,每年都能拿到分紅。 “我親身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扶,今后我也想用自己的能力把這份為群眾辦實事的真心傳遞下去。”李紹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開始駐村工作后,李紹軍和其他同事依舊堅持致力于鞏固先前的幫扶措施,不斷增加群眾收入。為了更好地開拓市場,維西縣特色農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在農產品深加工上著重用力,發展菌湯包、迷你小罐裝核桃油、魔芋產品、真空包裝巖瓦炒雞等重心。因此,李紹軍和同事們除售賣肉雞外,還探索參與巖瓦炒雞等肉雞深加工方式,將農副產品與這些新產品深度捆綁。據估算,巖瓦炒雞生產線建立之后,維西縣特色農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收購肉雞數量有望從每年3萬只增至6萬只。 同時,新的為民辦實事措施還在不斷落地。在白濟汛中心完小杵打分校,由南方電網建設的南網知行書屋為廣大師生開展信息化學習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撐,先進的數字信息化產品和擁有著電子閱讀區、紙質閱讀區、閱讀分享區、益智活動區、書法練習區、長廊書吧區的閱覽室成為孩子們喜聞樂見、汲取知識的教育平臺。今年以來,駐村工作隊還發揮專長,積極入戶為160余戶農戶規范戶內線路,減少安全隱患。積極參與鄉村發展規劃,編制了人居環境提升一戶一方案,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服務隊,在疫情防控、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鄉村振興、鄉風文明等方面發揮了謀思路、解難題、強治理的戰斗堡壘作用。 “從前操心我們能不能脫貧,現在關心我們發展得好不好,一批又一批的工作隊員他們把真心和汗水都留在了永安村,我們看在眼里也感受在心里。”永安村杵打小組村民秦國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