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姐,你家上個月賣了幾只雞?”“家里孩子上學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又到了每月入戶巡查的日子,維西縣保和鎮高泉村駐村工作隊長王煜慕來到村民李春英家,噓寒問暖,了解情況。 王煜慕是白馬吉村民小組的一名四級網格長,擔任網格長以來,他每個月都帶領網格員入戶巡查,實時監測白馬吉村民的家庭收入、突發事件等相關情況,并同時做好村民困難問題的統計和上報。 “我們網格員承擔網格內所有農戶常態化監測和情況收集整理,隨時了解農戶家庭基本情況、人員變化、勞動力和返貧致貧風險變化等情況,了解掌握農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狀況,及時走訪排查情況,定期采集更新農戶信息。”高泉村駐村工作隊長王煜慕說道。 今年以來,維西縣積極探索推進“線下網格化+線上網絡化”模式,建立了縣、鄉(鎮)、村(社區)、組“四級網格”組織體系,實現了對“三類”監測對象的全面監測和對農村人口的全覆蓋走訪排查,切實做到堅決不讓任何一個老百姓返貧。 該縣按照“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職責到人”的原則,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縣、鄉(鎮)、村(社區)、村民小組“四級網格”組織體系,層層傳導壓力,將網格作為推進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的最終落腳點;通過網格化管理運行,暢通農戶申報、部門預警、鄉村干部走訪排查、“政府救助平臺”有效補充的預警途徑,建立“村民小組——村(社區)——鄉(鎮)——縣鄉村振興部門——縣直相關職能部門——鄉(鎮)——村(社區)”的工作流程,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雙向互補的閉環管理,確保防返貧預警監測和幫扶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切實防止老百姓返貧致貧。 該縣組建的一級責任網格,由縣委、政府分管鄉村振興工作的同志擔任網格長,衛健、醫保、住建、水利、教育、民政等部門相關業務人員為網格員,堅持每月開展行業數據交換比對,對數據比對和信息篩查發現的疑似致貧返貧風險點和風險戶,及時反饋至鄉(鎮)、村進行研判核實,根據篩查核實研判結果及時確定監測對象,開展幫扶。二級責任網格,由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為網格長,各包村(社區)領導、民政、殘聯、社保等相關站所負責人為網格員,堅持每月互通情況,排查發現致貧返貧風險,對村(社區)上報的擬納入監測對象進行審定,協調縣級有關行業部門精準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并對幫扶過程開展監督,對幫扶政策落實和風險消除情況進行實地核查。三級責任網格,由村(社區)黨總支書記為網格長,其他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員為網格員,堅持定期開展走訪排查與監測,每月綜合研判分析,確定重點監測對象,幫助農戶積極爭取有針對性幫扶政策,開展入戶走訪、信息采集和調查核實,跟蹤監測幫扶措施落實,確保風險及時高效化解到位。四級責任網格,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堅持地緣相近、居住相鄰、適宜管理的原則,劃分若干網格,每個網格以10戶左右農戶,常態化監測聯系和走訪排查本小組或本片區內農戶生產生活狀況和風險點。 維西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尤睿聰介紹:“通過網格化管理與農戶申報、部門預警和鄉村干部走訪等排查途徑相結合,實現了精準確定監測對象,強化了村組日常監測、鄉鎮研判預警、縣級調度幫扶,加強了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和特殊困難群眾的政策落實力度,可以更加精準地針對監測對象返貧致貧風險分類施策。根據監測對象返貧致貧風險,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整合現有政策和幫扶力量,通過產業帶、就業扶、政策幫、扶志激、社會助,制定‘一戶一方案’實施針對性地精準幫扶,做到精準化即時幫扶。” 維西縣通過構建縣、鄉(鎮)、村(社區)、村民小組“四級網格”組織體系,實行“網格化管理、點對點監測”,在網格內核實村民的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信息,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最大限度整合各方資源,切實把問題及時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實現了預防性措施和事后幫扶相結合,通過網格管理有效防止返貧致貧,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