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從軍人到鄉武裝干事再到村黨總支書記,德欽縣霞若鄉干部嘎特從一個戰場奔赴另一個戰場,卻始終保持著軍人的本色。1997年,嘎特響應國家號召,光榮入伍。他在部隊苦練本領,表現突出,被黨組織吸收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多次出色地完成了組織交付的任務,受到部隊表揚。 2009年,在部隊服役12年后,噶特轉業回到霞若傈僳族鄉人民政府任武裝干事。雖然退役了,但噶特仍然用軍人的要求和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國防工作。他積極引導適齡青年人參軍入伍,為部隊輸送一批優秀兵源。霞若鄉黨委副書記龍永生說:“噶特做事思路清晰,創新意識強,而且作風務實,抓工作辦法多、措施實,組織領導和擔當落實的能力突出。” 為做好武裝干事工作,噶特不斷加強學習,及時掌握征兵工作新政策,在思想發動和宣傳教育上下細功,在切實摸清底數上下功夫,在改進依法征兵的工作方法和政策措施上下硬功。配合鄉人武部嚴格執行規定,嚴把“體檢關、年齡關、學歷關、走訪關、政審關”,細致全面地進行政審和走訪,真實掌握應征青年的具體情況,加強對應征青年家長的溝通宣傳,確保實現廉潔征兵。在鄉鎮工作以來,無論是日常工作還是抗洪搶險、山火撲滅等急難險重任務,嘎特總是沖鋒在前。他說:“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轉業軍人,是黨培養了我,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畏難退縮,我應該挺身而出,不辜負黨對我多年的教育和培養。” 2021年,嘎特擔任了霞若鄉粗卡桶村黨總支書記。粗卡桶村距鄉政府所在地42公里,是霞若鄉最偏遠及信息較為閉塞的行政村之一。轄16個村民小組,有310戶1356人,主要為藏、傈兩種民族。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當好鄉村振興一線的“領頭羊”,嘎特多次走村入戶,深入了解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重點關注脫貧戶、預警監測戶,因戶施策、因人施策,落實精準幫扶措施。他還主動放棄休假,全身心投入到愛國衛生、疫情防控等工作中。 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嘎特將所有村民的戶情牢記心中。“村里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能夠與老百姓面對面工作,我感覺特別親切。”這是嘎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只要村民有困難,不管大事小事,嘎特總是竭盡所能幫助村民解決困難問題,村里人也愿意找他,他是一個好干部!”村民七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