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啟別 塔城鎮啟別村位于三江并流的腹心地,是納西族、藏族、傈僳族等民族世代聚居地,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51人。啟別村依托絢麗壯觀的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和底韻深厚的民族文化等資源優勢,通過政府引導、資本引入、農民參與,有效激活了自然風光、空置農舍、民族文化、農家餐飲等一系列“鄉村資源”。202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079元。 古寨村落變景區。堅持規劃先行,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旅游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搶抓機遇定目標。充分利用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示范工程的政策機遇,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結合起來,突出“產、村、人、文、景”融合發展,制定“管控特色風貌、優化空間布局、明確主題形象、完善服務配套、提升人居環境”五大路徑,進一步提升鄉村顏值、留住田園鄉愁。黨建引領增動力。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下的“五網合一”網格化基層治理機制作用,按照“激、拆、圍、清、建、引、業、治”八字要求,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四美”創建、移風易俗等工作。圍繞“黨員帶頭、群眾緊跟、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思路,主動求變,不斷提升黨組織號召力、凝聚力,引領群眾積極投入鄉村旅游各項建設中。規劃先行明思路。圍繞科學規劃開展務實行動,按照村莊風貌管控方案,協調推進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和“兩污”設施建設、生態景觀治理等項目,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生活設施變資產。采取“企業+農戶”或農戶自建自營等不同方式,盤活農村閑置土地和農房資源,借助企業力量,規范建設高標準特色民宿?!肮臼r戶”合作運營。漫尋記公司與7戶農戶合作,公司出資改建農戶庭院作民館,由公司統一運營,農戶參與管理,每年支付農戶管理費1萬元,公司總收益的25%分紅給農戶,房間保潔費及游客農戶餐飲費歸農戶所有,實現農戶年收益3萬元左右。公司承租運營。農戶出資按公司標準改造庭院,公司以每年10萬至30萬元不等的價格承租運營;或由公司以每年3萬元左右價格承租農戶庭院統一改造,農戶占股15%,每年定期分紅。農戶自建自營。組織成立民宿協會,制定民宿管理服務標準,規范引導民宿產業發展,嚴格落實民宿標準化服務,多輪次組織開展服務人員專業培訓。農戶將自家房屋改造為民宿,自主經營,并承接民宿協會分配的游客。啟別村共發展民宿26家,可接待游客279人,帶動115戶群眾實現在家門口的創業就業,盤活資源以來戶均可增收3萬元以上。 農民群眾變“演員”。立足資源稟賦,充分挖掘民族歌舞、民俗風情以及民族美食等文化內涵,讓田野變景觀、農民變演員、鄉村變舞臺,提升鄉村旅游吸引力。打造特色農業。立足區域優勢, 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和體驗農業,布局種植油葵、油菜等景觀作物,策劃“豐收節”和稻田摸魚、田園采摘、趣味捉鴨等農旅體驗項目,挖掘豐富的餐飲文化、手工技藝,開發農特產品及手工藝品,引導游客全方位參與農耕深度體驗,有效帶動群眾增收。做活民族文化。以區域特色的弦子鍋莊、阿尺目刮、塔城熱巴等傳統民族文化為依托,注重當地特色民族文化的發展與保護,開辟專題音樂坊、哈達組舞臺、酒坊、弦子坊等一批傳統文化體驗區,體驗藏銀制作、刺繡、木碗等手工藝品技藝。成立熱巴隊、瑪麗瑪薩傳統文化表演隊,為游客提供民族歌舞表演,在保護和發展當地特色民族文化的同時,帶動當地群眾增收。做優農家美食。以“吃出生態自然好味道”為目標,種植冰葡萄1670畝,做優蜂蜜、鐵皮石斛、食用菌、核桃、板栗等特色農產品,建成一批“綠色食品”基地,金珂生物公司的藏紅花獲得有機食品認證,哈達農莊生態養殖的生豬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哈達農莊冰酒、巴珠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滇紅重瓣食用藏玫瑰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培育“三奶涼粉”、“萬秀豆花”等農戶家庭網紅餐飲,讓各地游客品嘗不同時節的瓜果蔬菜,盡享生態特色美食。(州委政研室和州鄉村振興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