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為旅游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專列一章系統闡述了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強調‘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并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文化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日前,迪慶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高翔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迪慶州文化和旅游局充分認識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義,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通過黨委中心組學習、黨小組學習、干部職工大會學習等方式,認真領悟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特別是對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決策部署上來,真正把學習熱情、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就如何做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高翔介紹,迪慶州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效明顯,走出了迪慶民族文化建設的特色之路。迪慶創造性地開展保護區工作,充分展示和保護好迪慶獨具特色的多樣性、多元文化遺產,確立保護和傳承重點工作,有效帶動生態保護區的整體發展。建立和完善迪慶非遺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將保護區的保護、建設管理工作納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聯動協調機制,實現保護工作的科學化、法治化、規范化和網絡化。做好迪慶非遺保護成果出版發行和宣傳平臺建設工作。編輯出版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和傳統文化研究成果,建立迪慶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迪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宣傳,進一步提高迪慶民族傳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編制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自然生態保護規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等,加快《迪慶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管理辦法》等立法工作,確保非遺工作有章可循。 與此同時,迪慶州文化和旅游局積極推動茶馬古道(迪慶段)國家級文化遺產、“三江并流”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提升迪慶文化軟實力和良好形象,使迪慶州文物保護事業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積極推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規劃編制工作。認真落實州政府關于全面啟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的要求,協調各方面力量,按照文物的隸屬以及管理使用關系,依據法律規定,明確每一個規劃編制的工作責任主體,統籌安排。進一步加強考古勘探管理工作。加強對勘探質量的檢查認定工作,做好基本建設中的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不斷豐富和完善博物館體系。努力建設各類能充分體現我州地域特色的新類型博物館,如行業特色博物館、社區博物館、民俗博物館等,凸顯小型、專題、多樣的建設特色,力爭“十四五”末,專題類博物館達到20個以上,使我州博物館體系更加趨于完善和合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 ,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高翔說:“強化數字文化建設是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必然之路,數字化是促進公共文化均等化的有效手段。” 為進一步拓寬文化惠民工程的覆蓋面,下一步,迪慶州文旅局將創新開展文化惠民活動。依托微信公眾號、文化云南云、抖音、快手等新媒體,線上線下結合,廣泛開展“戲曲進鄉村”“文化三下鄉”“文化大篷車”“文化九進”等惠民演出活動,最大限度滿足廣大群眾公共文化需求;高度重視提升國民綜合閱讀率,高頻率組織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同時在線上組織開展推廣活動,通過線上推廣不斷提升迪慶廣大群眾閱讀能力和水平。同時,加強24小時智慧書房等新型文化空間的建設,利用現代新型技術,替代傳統手段,不斷滿足新興群體對公共文化服務智慧化、智能化需求。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迪慶州文化和旅游局將立足行業實際,全面學習、深刻領會,著力在掌握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在融會貫通上下功夫,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切實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高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