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鎮興隆村是一個極具紅色文化底蘊的村落,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這里曾是紅軍長征渡江的歇腳點、賀龍等人的臨時指揮部。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程中,興隆村充分利用紅色文化和生態宜居優勢,將“紅色元素”融入“綠美山水”,打造有紅色文化氣息、綠水青山映襯、多民族和諧共生的幸福鄉村。 改善人居環境助力紅色資源開發。依托紅色文化資源,保護修復姚家大院、紅軍渡等紅色文化遺址,集約利用閑置土地修建主題公共場館,以“紅軍搶渡金沙江”“軍民魚水一家親”等為主題,將民居戶外墻、圍墻等進行紅色文化元素裝飾,讓村莊充滿紅色文化的濃厚氛圍。村委會組織群眾對村莊環境開展綜合整治,實施滅蠅、滅蚊、滅鼠、滅蟑螂“除四害”工程,全面清理私搭亂建、亂堆亂放,全力推進“廁所革命”,徹底改變了“臟、亂、差”頑疾,營造了整潔、干凈、舒適的人居環境。 開發紅色旅游助力群眾增收致富。集合多方力量,加強資源整合,建設紅色文化陳列室,配齊設施設備、宣講器材、宣傳展板等,全方面展示革命圣地的紅色足跡。投資開發紅色文化和鄉村旅游項目,利用各類新媒體打造網紅景點,吸引眾多游客慕名前來參觀。隨著旅游人數的增加,直接帶動了當地餐飲、民宿收益增長。2022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200元。 開展紅色教育助力鄉風文明建設。該村總投資1400多萬元的紅色文化研學教育基地于今年11月25日正式開館,開館當日,賀龍將軍之女賀曉明等8名紅軍子女發來祝賀視頻,表達對村民們的深切祝福。基地陳列展示了800余件有紅色記憶的實物、杰出人物的照片影像和村里具有代表性的家風家訓,把身邊的、家門口的紅色資源轉化為紅色教育“活教材”,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先烈的英雄事跡,緬懷先輩的豐功偉績。通過建基地、布展館、講故事,為持續鞏固鄉風文明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立長效機制助力鄉村振興。將村莊環境衛生整治和紅色旅游文化保護等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對破壞人居環境行為加強批評教育和約束管理。深入開展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紅黑榜”等活動,村民自發維護村莊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顯著提高。如今,村里各族群眾在這片播撒過革命火種的綠水青山中繁衍生息、和睦相處,繪就出村貌大變化、經濟大發展、生活大繁榮的美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