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霞若鄉各么茸村平均海拔2600米,全村208戶830名傈僳族、藏族等群眾世代雜居,境內有滇金絲猴、云豹和紅豆杉、玉龍蕨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該村集中力量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產業促進群眾增收,先后榮獲“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云南省文明村鎮”“迪慶州最美村莊”“迪慶州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黨總支執引領之筆。“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基層黨支部,就是一座堅強戰斗堡壘。”各么茸村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建設美麗鄉村。通過集思廣益、集中智慧,規范人居環境保護、土地管理、護林防火、婚喪嫁娶事宜并納入村規民約,制定《關于保護河道溝渠的管理辦法》,形成全體村民統一的要求和行動。結合實際,制定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林果搭配、綠美結合”的綠化標準,累計投入10萬余元,持續開展村莊綠化美化行動。全村實現每家每戶庭院盆景不少于15盆。組織全村161名黨員集體學習美麗鄉村建設內容,每位黨員成為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宣講員,進組入戶講解相關內容,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形成了“人人遵守村規民約,戶戶爭當美麗家庭”的良好氛圍。 干群互動繪綠美畫卷。在高原寒溫帶,每要種活一棵樹都顯異常困難。村里的干部群眾為此煞費苦心,每年用三個月的時間,組織全村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規定每戶家庭要種活一棵樹木,若不成活則來年進行補種,通過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全村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以上,在公共空間種植樹苗600株,完成村莊空地綠化覆蓋率100%的建設目標。組建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員、全體黨員及部分村民等200余人的“美麗鄉村志愿服務隊”,定期組織清理河道、清理村內道路環境,開展到孤寡老人、殘疾人家中幫扶清掃志愿服務,為所有村民門口和主要出行道路都安裝上了太陽能路燈,積極引導村民講衛生、樹新風、美家園。針對村里田間農膜普遍使用的實際,組織開展農田殘膜回收行動,指派專門人員統一收集并集中處理殘膜,有效保護土壤生態安全。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扎實推進,如今的各么茸村成為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領頭羊”、基層黨建的“排頭兵”,繪就了新時代高原“富春山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