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小中甸鎮以群眾認可和滿意為出發點,堅持以環境整治打基礎、以項目建設強筋骨、以鄉風文明促提升,全方位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抓細落實,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讓群眾生活越來越幸福、越來越舒心。 強化“六抓”改善人居環境。抓“拆”,拆除清理村莊內房前屋后亂搭亂建建筑物、廢棄生產用房、殘垣斷壁、超占圍欄圍墻。截止目前,小中甸鎮共計拆除超占廢棄生產性用房1958棟,舊房殘墻527處。抓“改”,改生產生活習慣,全面實施人畜分離、廁所革命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項目,改竹籬笆、木板籬笆為生態圍欄,改單家獨戶麥場建設為集中建設,充分節約集體土地。截止目前,全鎮共計推進廁所革命1456戶,公廁18座,新建垃圾轉運站65個,配套垃圾清運車輛4輛,箱體70個,垃圾熱解爐4座,改建圍欄12.22公里,集中建設麥場示范點6個,有效節約集體土地1972畝。抓“復”,復土復綠、復自然風貌工作,結合拆除工作將村莊內坑洞、低洼填土并進行綠化,開展“石頭革命”,將散落在房前屋后和交通干道沿線的大小石塊清理干凈,嚴格以農戶麥場綠化美化為標準,結合綠美村莊三年行動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截止目前,全鎮共計開展復綠種樹12處1150顆,復綠撒草210處5400平方米,39個村民小組開展“石頭革命”,實現鄉村振興與生態修復雙贏效果。抓“收”,回收超占集體土地,通過清理整治,小中甸鎮50個村民小組從超占農戶收回集體土地1900畝,收亂堆亂放物,以農戶為主體收整房前屋后木料堆、土堆、石碓、肥料堆;通過適當補貼收一戶多宅房屋為集體資產,引導發展集體經濟;共計清理沙堆、石堆1080處,設置木料堆放點124處。抓“統”,統一民房建設占地面積標準,統一民房建設風貌,統一生產用房建設方位,統一建材擺放位置,結合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編制村莊規劃,規范宅基地、生產設施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促使村莊發展更加科學、合理。抓“控”,通過完善村規民約形成長效機制,嚴格控制村莊發展雜亂無序行為,控制土地亂圈亂占行為,規范審批流程。 堅持“四嚴”強化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一是嚴格堅持所有規劃、項目申報必須由支部牽頭組織討論。如村莊規劃編制、基礎設施申報,必須由支部書記召集黨員群眾代表討論。二是嚴格執行所有涉農政策實施必須由黨支部牽頭研究決定。如危房改造、廁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處理等、集體土地使用、宅基地審批等。三是嚴格貫徹支部牽頭抓培育。注重培育良好家風,以家風促民風,以民風帶鄉風。四是嚴格堅持支部牽頭抓整治。按照“全面開展、分批推進、重點整治”的原則,深入開展“三干凈三整齊三擁有”環境衛生整治。 圍繞“三建”推動黨員作用發揮。一是建立環境衛生五級包保機制。建立了鎮黨委主要領導包村、黨員領導干部包組、黨建指導員包支部、支委包片、黨員包戶的“五包”責任機制,以層層聯系服務推動落實定期開展村莊及農戶家庭環境衛生整治。二是建立黨員承諾評議機制。結合人居環境治理需要,將黨員言談舉止、家庭衛生整治、綠化家園等與黨員積分掛鉤,引導黨員為美麗鄉村建設建言獻策,激勵黨員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多扛紅旗,多做貢獻。圍繞生態保護、環境衛生整治等共劃分6類黨員先鋒崗,根據黨員自身職業與特長,組織黨員做出行為承諾,推動黨員在提升村容村貌、改善鄉風文明、聯系服務群眾等方面做示范。三是建全村規民約。針對搬遷點村組村莊環境臟亂差,懶惰攀比賭博等不良風氣,黨支部牽頭完善修訂村規民約,將房屋建設、環境整治、規范紅白事操辦、嚴禁賭博等基層治理需求納入村規民約,并制定嚴格考評機制,以村規民約推動提升村民小組自治水平,助力改善鄉風文明。通過建立健全“3個機制”,有效為黨員在人居環境中發揮作用提供了載體平臺和機制保障。 實施“兩行動”共建美麗鄉村。一是開展五年植樹造林。通過支部牽頭、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整體村莊環境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二是開展“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比如,達拉支部積極投身到“美麗鄉村”建設中,通過支部牽頭,率先制定了“一戶一方案”,對每戶農房外立面進行提升改造,統一外墻顏色,粉刷了生動形象富有當地特色的標語,對每家每戶門前屋后進行收整,成為全鎮美麗鄉村建設的“領跑者”。 小中甸鎮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提升全鎮50個村民小組的人居環境,整治了村組內存在的超占建設、亂堆亂放現象,規范了村莊發展和民居建設的方式,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公信力和為民服務的形象得到增強,進一步鞏固了基層政權建設,為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鄉村旅游、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