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實習記者 姚婕) 近日,“全國十佳科普使者”魏健生做客《一周一訪談》欄目,詳細講述科普宣傳“接地氣”的經驗。 魏建生是哈巴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副局長,他不僅是生態保護領域的科研人員,還是一位宣傳大使,截至目前,已連續兩年在生物多樣性大會組織的國際視頻演講比賽和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中榮獲最高獎項,2021年,他被授予“全國十佳科普使者”稱號。 如何將科普話題講解得“接地氣”,魏建生說:“科研重要,科普同樣重要,而且科普工作要求很高,它需要把深奧的科學原理生動地展現出來,讓普通人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讓公眾領略科學探究的無窮魅力,自覺在生產生活中運用科技知識是我講解的重要目標。”為了將生物多樣性這個專業詞匯深入淺出地普及到老百姓中間,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和文獻,將《中國植物志》既是記載植物“身份”的“戶口簿”,又是全面記錄植物特征的“信息庫”這個概念引申到生物多樣性上來。他說:“生物多樣性就像是給動、植物‘上戶口’,將某一個區域動、植物的數量、分布等基本情況統計清楚,然后分類并描述出來,這樣就拉近了科普和普通老百姓的距離。” 談及選擇生物多樣性題材的原因,魏建生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云南人,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而迪慶又位于‘三江并流’核心區,區位優勢十分突出,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綠水青山就是生物多樣性的具體體現,所以,我想將迪慶生物多樣性研究成果融入大眾生活,把迪慶故事形象地傳播給更多的人。” 就如何講好迪慶故事,魏建生表示,迪慶各個領域都有很多故事值得去宣講,正是這一個個小人物,創造了迪慶的歷史,因此需要我們通過演講、講解這樣的語言藝術,將這些故事呈現出來。希望我們各行業、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都能夠根植于自己的專業,讓自己的專業生花,向世界講好迪慶故事、傳播好迪慶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