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迪慶2名高校畢業生獲全國獎項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7-10 11:40:35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

“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

獲獎人選名單中
迪慶州
楊章初姆
何永群
獲此殊榮


為鼓勵和表彰在基層就業領域

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

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一線

貢獻青春力量

省委教育工委公布這17個典型案例

宣傳推廣學習

↓↓↓




01
扎根就業教育二十四載  潛心護航學生成長成才

昆明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 洪云

圖片

洪云,女,漢族,1974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昆明理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1999年開始從事就業工作,至今24年,她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就業教育幫助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堅定學生基層就業的信心和決心。深入輔導過2萬多名學生,輻射影響20萬畢業生,直接指導和促成5000多名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洪云同志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分別構建了“行業中心論”的方法論和“課程+實踐活動+個體咨詢”的全方位就業教育體系,為云南省就業教育打造樣板示范。開發了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兩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獲得120萬人的選課量。她堅持發揮“頭雁效應”,不斷做好理論研究和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為基層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02
扎根基層擔使命  甘做就業引路人

云南農業大學就業與創新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 張東艷  

圖片 

張東艷,女,漢族,1973年8月出生,云南騰沖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云南農業大學就業與創新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她長期從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始終扎根在基層一線,甘做就業引路人,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在工作中提煉出具有云農特色的“滴灌式”就業創業教育模式,打造“立體式”就業創業品牌活動,探索“個性化”的“三個一百”重點幫扶模式。


多年來,在張東艷帶領就業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全校畢業生在基層就業的比例穩定在60%以上,特別是在農林牧等行業有較大影響力,學校先后榮獲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等榮譽,她個人也先后榮獲國家級獎項8項、省部級獎項20余項,獲專利1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篇,主編教材2部、副主編教材1部和出版專著3部。




03
奮發進取強素質  扎根基層育新人

文山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 朱翠娟

圖片 

朱翠娟,女,漢族,199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文山市追栗街鎮中心學校教學副校長。她來自云南宣威的一個貧困農村家庭,父母雙方都是殘疾人,母親右肢癱瘓,父親語言綜合殘疾。2009年,父親在采石場打工受重傷,喪失勞動力。大學4年,她累計做兼職8份,除了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外,還給上大學和高中的弟弟寄生活費。她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成績優異,2015年榮獲“第十屆云南省高校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


2015年畢業,她考上教師崗位,在工作中任勞任怨,當好校長助手。其教學成績在文山市名列前茅,不斷創新基層工作方法,提升鄉鎮教學質量,帶領骨干教師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申報州級課題順利結題,累計獲國家、州、市、校各級各類獎項47個。朱翠娟同志奮發進取、扎根基層,為邊疆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04
心系鄉親 扎根鄉村 忘我工作 無私奉獻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畢業生 張玉東

圖片 

張玉東,男,漢族,1993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擁翠鄉衛生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他立志報考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國家項目,決心畢業后助力改變家鄉貧窮落后面貌。為使父老鄉親快速脫貧致富,他自愿分配至地處偏遠、道路崎嶇、距離縣城40公里、醫療條件較差的南澗縣擁翠鄉衛生院。工作中,他堅持用新時代人民好醫生的標準努力報答鄉親們的養育之恩,為家鄉鄉村振興事業建立新功。疫情期間,他與鄉親們風雨同舟,并肩作戰,在舍小家顧大家的60多個日夜中圓滿完成疫情防控任務。他帶領衛生院的黨員克服山高、谷深、坡陡險阻,努力將健康中國的幸福種子播撒至全鄉86個自然村。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扎根鄉村、服務鄉民、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初心使命,讓美好的青春年華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05
把創業夢想寫在云嶺大地上

云南工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畢業生 楊志國

圖片 

楊志國,男,漢族,1994年3月出生,本科學歷,現任云南騎宜騎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曾榮獲“第十一屆云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尋訪2017年大學生創業英雄活動創業英雄百強”等榮譽,2021年被選舉為昆明市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


他畢業后在嵩明縣注冊云南騎宜騎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為縣區及鄉鎮智慧出行提供服務,目前項目已覆蓋20余個鄉鎮,累計投放30000余輛共享電動車,用戶量超400萬人,年營業額達2億元,帶動項目所在縣域等基層單位400余人就業。創業以來,他一直以高度的責任感回報社會,在母校設立“騎點”助學金,累計幫助100余名困難學生順利畢業,設立“一分錢”公益基金(用戶每支付一單,即抽取1分錢注入基金開展社會公益),為立志在基層建功立業的新時代青年樹立榜樣。




06
雪域高原綻放“格?;ā?/strong>

玉溪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畢業生 楊曌

圖片 

楊曌,女,漢族,199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公塘鄉中心小學黨支部組織委員。畢業到西藏任教后,她克服重重困難迅速完成了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合格鄉村教師的轉變,始終對標“四有”好老師,心中裝著國家和民族,肩上扛著責任開展工作,至今已在當雄縣公塘鄉中心小學任教近6年。


在海拔4300米的雪域高原上,楊曌的青春曲線不斷向上攀升: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學校的黨支部委員;她擔任語文教師,用心用情用愛陪伴兩個班98名少數民族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她深刻領會新時代西藏基礎教育的核心要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促進民族交融貢獻教育力量;她潛心鉆研業務,筑夢樂教善教“燃燈”的腳步不停歇,教育學生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育人成效明顯,曾獲當雄縣“優秀教師”等榮譽。




07
扎根雪山峽谷  綻放青春芳華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畢業生 楊章初姆

圖片 

楊章初姆,女,藏族,1991年1月出生,共產黨員,本科學歷,現任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東旺鄉人民政府副鄉長。曾先后被提名為迪慶州脫貧攻堅優秀駐村工作隊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2020年被授予云南省全省脫貧攻堅獎“扶貧好村官”稱號、2021年5月被授予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基層是青年干部發揮才干的廣闊天地,也是青年干部鍛煉學習的‘大熔爐’?!薄爸挥袗垡恍?,才能干好一行;只有愛基層,才能扎根基層,奉獻基層?!睏钫鲁跄肥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畢業8年以來,她一直在農村鄉、村級基層崗位工作,在高原邊遠艱苦地區駐村,在基層黨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涉藏維穩一線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身體力行地發揚老一輩艱苦奮斗精神,不渝踐行“90后”的使命與擔當,為人民群眾更美好的生活凝聚青春力量,綻放青春芳華。




08
以青春之我  逐華夏之陽

紅河學院商學院畢業生 楊薈

圖片 

楊薈,女,漢族,1996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和夏阿瓦提鎮綜治中心干部。自工作以來,她始終堅守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腳踏實地,履職盡職,在基層工作中表現優異:一是發揚實干作風,幫群眾干實事好事。開展各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70余次,幫助群眾解決實事困難400余件。二是抓農業生產,切實幫助農民增收。積極牽頭聯系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農業技術培訓20余次,帶領村民新定植313畝8300余棵杏李,補植補造157畝2000余棵桃樹,開展果樹提質增效190余畝,使村民人均增收達2000元。三是抓疫情防控,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積極動員50多名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利用4天時間組織志愿者將掛果的115畝西梅采摘完,總計銷售50噸創收50余萬元,為群眾排憂解難。




09
苦在當下  贏在未來

云南財經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畢業生 熊開龍

圖片 

熊開龍,男,苗族,1993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縣和平鎮紅星村黨總支書記。2016年7月從云南財經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的他,放棄在大城市發展的機會,投身到家鄉建設事業中,同年被和平鎮人民政府聘請為項目技術人員后,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扎實推動易地扶貧搬遷、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建設管理、村組道路硬化等工作,在和平鎮157個自然村都留下他的腳印。他任勞任怨,舍小家為大家,時刻為老百姓的利益奔走在前。2020年,熊開龍當選紅星村黨總支副書記,2021年當選紅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擔任黨總支書記以來,他帶領打造“一村一品”,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8萬余元,突破村集體經濟自營收入為零的局面。疫情防控期間,熊開龍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卡點承擔外防輸入的值守任務,為織密疫情防控網格作出了貢獻。

 



10
禁毒戍邊戰將  熱血灑給南疆

云南警官學院法學專業大隊畢業生 武承鵬

圖片 

武承鵬,男,拉祜族,1992年12月出生,2015年9月入警,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孟連縣公安局娜允派出所禁毒中隊中隊長。武承鵬到娜允派出所報到的第一天起,就與禁毒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干就是8年。8年來,他總結提出了“嚴打高壓窮追猛打,打點、破面、追上線”“以人為本形成合力,宣教、鞏固、促轉化”的“兩大步、六舉措”的打零收戒工作法,偵辦毒品案件236起,繳獲毒品318公斤,收戒吸毒人員1415人,將220名毒販送上了法庭。他推行吸毒人員“感化教育、康復身體、生產就業、脫貧創收”的動態管理辦法,自2016年以來,聯合政府部門、基層黨組織等積極幫助戒毒人員就業,主動為近百名吸毒人員成功戒除毒癮,幫助戒毒成功者就業創收,回歸社會,為守護邊境安寧貢獻了他的禁毒力量。




11
扎根邊疆  不負青春韶華

昆明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畢業生 劉廷龍


劉廷龍,男,漢族,199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就職于新疆莎車縣永安片區管委員會,一級科員。在校學習期間,他積極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學習努力,成績優異,專業知識技能過硬,畢業時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主動到邊疆基層就業。在新疆莎車縣工作期間,積極向所在鄉鎮黨委班子諫言獻策,發揮所學專業特長,為村民拍攝“全家福”“笑臉墻”、就業宣傳片,制作當地駱駝特色產業宣傳視頻并在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播出,有效動員當地群眾就業,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觀光,打開農產品銷路。連續兩年作為新疆喀什地區面向其他省份招錄高校畢業生宣傳片負責人,其作品在全國各大高校進行展播,鼓勵了全國各地1200余人報名來到喀什基層工作。疫情期間,他主動留守,在辦公室吃住近60天,為該縣各隔離點位、社區抽調調配干部,協調解決工作人員及家屬反應困難訴求,得到干部群眾一致好評。




12
堅守初心阻擊疫情  維護邊境口岸安定

普洱學院體育學院畢業生 黃鵬

圖片

黃鵬,男,回族,1996年6月出生,2018年6月參軍入伍,同年12月退出現役,隨集體轉改為人民警察,本科學歷,現任勐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因工作成績突出,連續四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并獲嘉獎。2020年3月被云南邊檢總站評為邊檢文明使者,2020年12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評為云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2021年12月因工作表現突出記三等功一次,2022年被勐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22年7月被評為全國第五屆“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


面對疫情輸入的傳播風險,邊境民警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沖鋒陷陣、逆行而上,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堅守,持續保持一級勤務狀態,奔向沒有硝煙的戰場。黃鵬就是其中的一員,他以沖鋒姿態,用實際行動堅守好國門口岸、邊境一線,以赤子之心守護普洱邊境地區的一方安寧。




13
讓鄉親們都能過上好日子

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畢業生 和倩如

圖片 

和倩如,女,白族,1991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云南省怒江州瀘水市老窩鎮人民政府派駐團結社區易地扶貧安置點第一書記。先后獲得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云南省第八屆道德模范、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全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年度新聞人物等榮譽。


作為大學生村官,她把扶貧當家事,把村民當家人,將黨的聲音、惠民政策傳遞到群眾心坎上,彰顯出鄉村振興中的青年力量。十余載投身公益初心不變,在校時就牽頭組織公益活動,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開展共計8000人次“一對一”暖心幫扶服務;駐村后積極參與鄉村公益事業,募集愛心資金價值達180余萬元。7年扎根一線,用專業知識賦能鄉村,通過解決群眾貼心事,架起通往鄉親們心坎上的“連心橋”,發展脫貧致富產業鼓起鄉親們的“錢袋子,幫扶易地搬遷群眾蓋起穩得住的“心房子”,以青春之力書寫新時代新青年新擔當。

 



14
鄉村振興路上的忠實踐行者

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畢業生 何永群

圖片 

何永群,女,漢族,1987年11月出生,云南迪慶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共青團迪慶州委兼職副書記、昆明萬溪沖果蔬專業合作社總經理。何永群上高中時,父親因車禍致殘,家庭成為貧困戶,讀研期間,為了照顧父親,她休學返鄉創業,養殖豪豬。經過艱難探索,何永群的豪豬養殖取得成功。5年間,培訓并帶動1465原建檔立卡貧困戶、3400余人通過養殖豪豬實現脫貧增收。2019年,何永群作為全國唯一創業代表在全國就業創業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言。2021年,她通過云南省委組織部“萬名人才興萬村”人才項目,被選派到昆明市呈貢區吳家營街道萬溪沖社區,與村集體合作,創辦了大中小學生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帶領15名大學生扎根萬溪沖村,帶動2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為村集體創收近200余萬元。




15
不負韶華駐基層  以身許黨守初心

西南林業大學林學院畢業生 鄧成志

圖片 

鄧成志,男,漢族,1993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林業和草原局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鄧成志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場堅定、信念堅定,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時刻以一名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畢業5年多來,他一直扎根基層,積極主動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在擔任駐村書記、扶貧工作隊長等職務期間,主要從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林業產業發展等工作。


他是目前巧家縣派駐時間最長的駐村第一書記,也是一名優秀的致貧原因分析員、幫扶措施策劃員、扶貧信息傳遞員、惠民政策宣傳員、產業發展規劃員,他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作出了卓越貢獻。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成效顯著,他得到單位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評價,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可。




16
撲下身子做產業  沉下心來建鄉村

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畢業生 張可

圖片 

張可,男,漢族,1987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現任漢中市南鄭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中心主任、漢中市第六屆人大代表、南鄭區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代表。


2015年3月畢業的他,放棄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貧困的家鄉,被漢中市作為首屆高層次緊缺人才引進進入南鄭區農業農村局,從事茶葉技術推廣工作。剛剛走上工作崗位2個月,他主動申請先后擔任過兩個村的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他提出“引進新型主體帶動產業扶貧”的觀點,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功引進了五家企業,投資近1000萬元,建成獼猴桃、大閘蟹、青蝦種植養殖基地和茶葉扶貧示范園,使全村茶園面積達到1700畝,實現戶均2畝茶、人均10棵果樹,解決了全村乃至全區近800戶茶農夏秋茶資源無法利用的問題。個人事跡先后在《人民日報》、學習強國、CCTV10、陜西新聞聯播等媒體報道,在省市縣各級巡回宣講30余次。




17
弘揚工匠精神  到企業基層貢獻力量

昆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冶金化工學院畢業生 王加富

圖片 

王加富,男,漢族,199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現任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昆鋼新區煉鋼廠轉爐爐長。在學校里就很優秀的他,不斷錘煉自己,積極弘揚工匠精神,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


進入工作崗位后,他仍不忘初心、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愛崗敬業、謙虛好學,把校訓“學以致用,德優技高”牢記在心,將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扎根基層砥礪前行,在昆鋼新區轉爐冶煉崗位上結合學校學到的知識技能不斷摸索經驗,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冶煉過程控制方法。先后兩次獲云南省職工技術技能大賽轉爐煉鋼工“技術能手”、三次被公司評為“青年崗位能手”、昆鋼勞動模范等。榮譽背后,是一個青年的奮斗史,是一個青年學生聽從黨和國家的號召到企業基層始終如一堅持做一件事的成長史,他的事跡沒有太多輝煌璀璨,卻彰顯著在熊熊烈焰般的鋼水中如火如荼淬煉的精神。


來源:云南網

責任編輯:卓瑪拉初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精品一区二区ww|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 |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极品|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