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最早照耀的地方,是東方的建塘,人間最殊勝的凈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7月,是地處青藏高原南延橫斷山脈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的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一年里氣候最舒適的時節。 雪山、草原、森林、湖泊,古城和寧靜的村莊 無處不彰顯著 美麗香格里拉詩和遠方的精彩畫卷 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贊嘆不已 高原大地如此多嬌 是自然的饋贈 更是呵護的成果 迪慶擁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 “梅里雪山” “茶馬古道”四大世界級旅游品牌,被譽為云南旅游皇冠上的明珠。 誰曾想到,1998年以前,迪慶州財政收入80%以上依靠天然林采伐。為保護生態環境,1998年9月1日起,迪慶州停止一切商品性木材采伐,并將天然林資源全部納入保護范圍。從此,曾經的伐木工放下了油鋸、斧頭,從砍樹人變成種樹人、護林人。 地處“亞洲水塔”東南端的迪慶州,是長江、瀾滄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是川滇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省乃至全國生物多樣性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在我省、我國乃至世界生態安全格局中均具有重要地位。由于特殊的地理區位及氣候條件,決定了迪慶不適合發展大規模農業,也不適合發展大規模的工業,告別木頭財政后怎么辦? 迪慶州“雪山為城,江河為池”的特殊地貌和巨大的海拔高差造就了迪慶特殊的垂直氣候和立體生態環境,也形成了這里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除了絕美的自然風光,迪慶還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當地黨委政府轉換思路,把視角和重心放在了保護生態、發展旅游上,從此迪慶州探索出一條適合州情的綠色發展路子。 1997年9月1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鄭重向世人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國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揭開了“世紀之謎”的謎底。 2003年7月2日,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將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2007年6月21日,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公園——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正式揭牌。 經過多年的努力,迪慶文旅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蹣跚起步到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獨克宗古城榮獲“中國最佳民族風情魅力名鎮”的桂冠,香格里拉成為中國“十大完美旅游線路”“國際王牌旅游目的地”“國際最佳旅游度假勝地”“國際最佳民族風情旅游目的地”“最值得外國人去的地方”“中國特色生態文化旅游勝地”等。“十三五”期間,迪慶州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07億元。今年1至5月,迪慶州完成接待旅游者843.8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19.07%,旅游收入達94.2億元。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迪慶文旅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態。 自南向北貫穿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和德欽縣的國道214線被譽為“中國最美最低調的景觀大道”。214沿線也匯聚了迪慶州最美的風景,虎跳峽、小中甸花海、松贊林寺、巴拉格宗、金沙江大拐彎、白馬雪山、梅里雪山,個個堪稱經典。為進一步提升全州旅游服務水平,增強游客旅行舒適度、安全感和體驗感,近年來,迪慶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路域美、設施美、綠化美”為創建內容、以“安、舒、綠、美”為創建目標,構建起“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美麗公路建設高潮,共創建“美麗公路”414公里。如今,在國道214線最危險的金沙江大拐彎路段,修建了安全防護圍墻,旅游觀景區、停車區、衛生廁所等免費旅游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隨著公路“顏值”提升,讓游客切實感受到了一路風景、一路歡歌。每一處美景、每一聲歡笑,無不映襯著迪慶州共筑生態文明之基、走綠色發展之路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 如今,迪慶州已成為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重要旅游熱點地區,香格里拉化繭成蝶正向著世界級旅游勝地的目標邁進。 在松贊梅里山居可以欣賞清晨梅里雪山的第一縷陽光,推開英迪格酒店的窗戶可以享受獨克宗古城迷人的夜晚,在回歸“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可以體驗國際一流的品牌服務。每天陪你一起醒來的是光芒萬丈的日照金山、是奔騰不息的三江、是白馬雪山U形谷里的鳥語花香、是巴拉格宗的“峽谷”柔情、是阿若康巴的四海情結、是塔城慢來悅的休閑時光…… “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環境好了,城鎮靚了,村莊美了,濃郁的藏族風情,給許多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迪慶州海拔高,溫度相對較低,一產發展受限;2/3國土面積在生態紅線里,大規模發展二產也不可能;想持續增收,希望還是寄托在以旅游業為主的三產。時下,香麗高速公路已經通車,年內動車即將開通,文旅產業前景十分看好。”州文旅局局長高翔說。 截至目前,迪慶擁有A級景區20個、省級旅游休閑街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2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2個,旅行社53家。總人口僅有39.1萬人的迪慶,旅游從業人員超過13萬人,占全州總人口的1/3,其中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近3萬人。全州民宿及精品酒店、半山酒店有150多家,27個旅游特色村,普達措國家公園、梅里雪山景區、虎跳峽景區等反哺資金累計超過3億元,文旅產業已經成為迪慶州無可替代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 古樹掩映,青瓦木廊,稻花飄香。作為迪慶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在保護好傳統村落生態、民居、名木古樹的基礎上,依托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田園風景,以新產業、新業態及多民族多元文化故事來豐富鄉村旅游內涵,打造新的旅游消費亮點,親子游、農耕文化、生產勞作等旅游體驗,把游客引進來、產品帶出去、消費在當地,旅游帶動產業發展呈現新局面。塔城鎮啟別村村民和自光說:“發展鄉村旅游以來,外面的游客進來了,各種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帶進來了,我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 塔城鎮目前已建成以漫尋記和哈布達云谷為代表的精品民宿26家,以松贊塔城、四鳴精舍等為代表的精品客棧29家,共有床位568個,直接間接旅游從業人員805人,年經濟收入近1800萬元。通過將“民房變民宿、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農戶每戶年收入達7萬多元。 近年來,迪慶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像保護眼睛和對待生命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文化和旅游產業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發展要求,進一步補齊短板弱項,全產業鏈優化項目布局,推動了全州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哈巴雪山腳下的香格里拉市三壩鄉哈巴村,村子掩映在綠樹中,耳邊不時傳來馬隊的鈴鐺聲。行走在山間石板路上,總會遇到前來登山、徒步的游客,牽馬人的吆喝聲、鳥叫聲、游客的贊嘆聲,奏響山美水美的綠美鄉村之曲。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香格里拉市著力把哈巴雪山打造成為戶外旅游IP、全國入門級雪山、人生第一座雪山、戶外圈網紅打卡地,探索“體育+鄉村旅游”模式,策劃舉辦越野賽、越野跑、登山賽、速攀賽等多種體育賽事,擴大影響力,提升美譽度。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迪慶各族人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相互融合、絢麗多彩的節慶文化。藏歷新年、納西族二月八、傈僳族闊時節、香格里拉端午賽馬節、梅里雪山弦子節、維西塔城豐收節……只要您來,一定能在香格里拉遇見一個難忘的節日。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引流,迪慶州按照“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的要求打造節慶活動品牌,先后成功舉辦藏歷新年、香格里拉杜鵑季、巴拉格宗“五一”音樂節、迪慶“香格里拉”廣場舞大賽、“5·19”中國旅游日活動、德欽縣時裝秀、維西第七屆“青歌賽”、塔城鎮其宗村第二屆臘普文化藝術節、格薩爾射箭節·江坡第六屆桃源論箭等活動。 在香格里拉端午節賽馬節期間,除了傳統的賽馬外,還舉辦了大型弦子節、鍋莊比賽、射箭活動,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送上了文化盛宴。僅3天的端午假期,迪慶州共接待游客33.5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9583.85萬元。 除了“文化+旅游”的主流融合模式,迪慶州還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積極培育“旅游+”“+旅游”新業態,推動旅游與文化、產業、科技、互聯網平臺等深度融合、創新發展。 松茸是迪慶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產品之一,深受國內外食客的青睞和推崇,每年夏季來臨,無數美食家及游客紛至沓來,只為到香格里拉品嘗這份獨一無二的珍饈美食。 近日,結合香格里拉松茸季的到來,迪慶州召開了“始于松茸、不止于松茸”第二屆香格里拉松茸論壇暨順豐寄遞解決方案發布會,以松茸為主題向海內外客商作了香格里拉“不止于松茸”文旅推介,這些都是迪慶州文旅產業加減法的有效舉措。 成立于2006年的迪慶州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傾力經營迪慶州普達措、虎跳峽、白水臺、梅里雪山和滇金絲猴景區,從該公司近年收入結構看,門票收入持續下降,二次消費收入占比持續上升,目前二次消費收入占總收入的56.39%。該公司在提升服務、延長產業鏈上下功夫,著力提升游客滿意度。 如今,漫步在普達措景區原始森林中的棧道上,呼吸著大自然最純凈的空氣,讓人忘記身處3600米的海拔,滿目蒼翠的群山向天邊延伸,秀美的屬都湖在微風的吹拂下泛出陣陣漣漪,不遠處的草甸上,牛羊正自由自在地撒歡。 “太美了,不愧是香格里拉,世人向往的地方。”望著這片充滿生機卻讓人心生寧靜之地,游客們紛紛為普達措點贊。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吃上旅游飯的迪慶州廣大群眾從生態保護中獲益、從文旅產業發展中獲益,風景變“錢景”,徹底甩掉了“窮”帽子,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2021年4月15日至16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迪慶召開現場辦公會,為迪慶明確了要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世界的“香格里拉”兩大發展定位。迪慶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文旅融合,把旅游業作為帶動全盤發展的引擎,隨著迪慶即將通高鐵,文旅產業勢必迎來發展的高光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