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走進維西縣永春鄉慶福村糯山藥種植基地,碧綠蔥翠的山藥藤蔓爬滿支架,長勢喜人。 慶福村從2018年開始種植箱體式高標準維西糯山藥,在永春鄉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種植面積從當初的2畝發展到了今天的22畝,實現了小規模標準化農場建設,其種植模式、育苗模式、管理模式、集體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為維西糯山藥產業創新發展開創了新天地。 “箱體種植方式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有很多優勢,這種種植方式方便管理和采收,節省人工成本,同時,還能降低山藥水分,提高山藥糯性。今年已是我們采用這種方式的第三年,按照目前的長勢,年底就可以采收一部分。”山藥基地負責人何文武說。 據介紹,在對維西縣所有鄉鎮山藥種植地塊中的土壤進行分析后,慶福村糯山藥基地采用維西特有的紅沙土作為基土,湖澤土作為肥土層,并用農家肥、有機肥施肥,目前,山藥長勢旺盛。 慶福村糯山藥種植基地是維西縣唯一一塊標準化、箱體式、規模化種植的實驗基地。每年在基地務工的本村農業人口有6人,年均收入20000元以上,不固定務工的本村農業人口有10余人。 “在山藥基地打工,每個月上班20天左右,收入有2000多元,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再也不用到外地奔波了。”村民鄧文武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基地里,云南省農科院設立了維西糯山藥實驗園,為維西糯山藥產業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專家檢測分析顯示,慶福村糯山藥除含有22種中藥活性成分外,還含有懷山藥、鐵棍山藥、浙江文成山藥中未檢測到的尿囊素、多巴胺、腺苷、維生素B5、維生素K等中藥活性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