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提到的這些事,與云南息息相關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1-02 10:42:15
“2023年,我們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經歷了風雨洗禮,看到了美麗風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獲。大家記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對未來充滿信心。”在辭舊迎新、舉國歡慶的美好時刻,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娓娓講述過去一年砥礪初心的不懈奮斗,深情回首偉大祖國邁向繁榮復興的堅實步伐。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提到的這些事,與云南息息相關。
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新年賀詞回顧了這一年 中國發展的主旋律
2023年,云南經濟在波浪式發展中前進,結構調整優化加快,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交出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合格答卷。
2023年,云南一體推進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三大經濟”發展,著力擴大比較優勢、激活綜合優勢,加快構建符合云南實際、具有云南特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資料圖 中國河口口岸 黃翹楚 攝
以資源換產業,綠色能源第一產業地位持續鞏固,與先進制造業融合步伐加快,“綠色云品”矩陣逐步形成,“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引領旅游新時尚;以園區聚產業,綠色鋁、綠色硅、新能源電池、生物醫藥等6條產業鏈加快向園區聚集,產業的“強磁場”吸引一大批大企業、好項目落地投產;以口岸推動產業融入大循環雙循環,形成“1+3+4+N”的口岸發展布局,助力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 資料圖 彌勒市產業園區星田片區 圖源:“云嶺先鋒”微信公眾號
云南“三大經濟”立形漸穩,相連成勢,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動力強勁。 大盤穩定,總量擴大,結構優化,效益提升,“進”的動能持續涌動,為全省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匯聚更加強勁的合力。
民族要復興 鄉村必振興 新年賀詞中提到糧食生產“二十連豐” 綠水青山成色更足 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
2023年來,云南抓實農業生產,堅決守住糧食安全底線,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農業投資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占全國比重達14%,較2022年提高2個百分點。
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糧食播種面積、單產、總產量均實現增長,云南高原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土特產”締造大產業,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發展夯實了基礎。 
資料圖 藍莓果實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 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63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239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 2023年,云南通過農業產業發展提檔升級帶動脫貧群眾增收效果顯現。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68元、同比增長8.3%,高于全國0.6個百分點。資料圖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 如今的云嶺大地,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一支支肉牛養殖大軍,一個個養羊專業戶和水果、蔬菜種植戶持續涌現,全省各地正以不同的產業彩筆,共同繪就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畫卷。新年賀詞中強調 中國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奮力攀登 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創造
2022年,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聯合印發《云南省光伏產業發展三年行動(2022—2024年)》和《關于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打造光伏產業集群、建設中國光伏之都等目標,從支持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建設、打造綠色低碳光伏產業園區、技術創新和核心技術群研發、企業降本增效和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明確一系列政策措施。
經過多年的產能承接與行業深耕,2022年,全省光伏全產業鏈產值達1073億元,躍升為千億級產業。2023年1月至6月,全省綠色硅產值已達535.4億元,云南光伏產業穩步邁入“千億時代”。 資料圖 楚雄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單晶硅切片生產線 高建波 攝 放眼全國光伏產業版圖,云南工業硅、單晶硅片建成產能均居全國第二位,在上游制造格局中舉足輕重。截至2023年6月,全省光伏產業鏈建成工業硅產能115萬噸、多晶硅5.2萬噸、單晶硅棒133GW、單晶硅片117GW、電池片10GW、光伏組件6.25GW,建成光伏發電裝機7GW。 以“千億時代”為起點,在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和區域合作中,云南充分發揮綠色能源、硅礦資源、光伏資源等優勢,加入全產業鏈競爭,塑造“光伏之都”發展優勢。
立于山脊的大風車晝夜旋轉、一排排光伏板追光逐日、火電機組全容量開機發電,為云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電能。
云南能源資源豐富,在占全國面積4%左右的土地上,蘊藏了全國約20%的綠色能源,可開發總量達2億千瓦,豐富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等資源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目前,能源產業已躍升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產業,綠色能源裝機占比、綠色發電量占比、清潔能源交易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均達世界領先水平,風電、光伏發電利用小時數居全國前列。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省電力裝機突破1.28億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成為僅次于水電的第二大電源。2023年1月至10月,云南省能源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0億元,投資總量居全國第二位,連續21個月保持近50%的高速增長。“西電東送”30年來,云南省累計送出清潔電量突破1.5萬億千瓦時,規模居全國第一,支持了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節能減排,有力保障了國家能源安全。
資料圖 風力發電 圖源:視覺中國 此外,新能源開發建設提速,投產并網創歷史新高。2023年12月18日,云南新能源日發電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056億千瓦時,占全省當日系統發電量的36.9%。截至2023年12月16日,云南提前完成2023年集中式新能源新增并網1500萬千瓦的目標,全省統調新能源總裝機超過2900萬千瓦。 一個波瀾壯闊的產業布局正在徐徐展開……高速飛馳的云南經濟列車之中,新能源電池產業這臺“新引擎”正日益強勁與激昂,助推云南新能源產業加速奔赴千億級。

新年賀詞回顧了過去一年 活力四射、熱氣騰騰的中國
2023年,云南各景區、高鐵站、機場“人從眾”,游客接待量創新高、旅游收入破萬億,游客滿意度不斷提升……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云南文旅2023,一定是:碩果累累!

從春日邀約到盛夏客滿,再到秋天火熱、暖冬之旅,云南,總有一個讓人出發的理由。 云南,是春天較早到達的地方,“賞花游”亦成為2023年春天云南旅游市場快速復蘇的助推器。各地以花為媒,誠邀游客“花”式游云南,乘著“春風”的云南旅游市場,開年就不一般!資料圖 游客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購買野生菌 江文耀 攝 盛夏時節,網絡上熱議云南的卻是:“清涼一夏,旅游火爆。半個中國的人都來云南避暑,還有一半在路上。” 秋季和冬季,八方游客涌入云南,或感受大自然的壯美,或體驗民族文化的魅力,他們流連忘返,紛紛為云南旅游點贊。 旅游新產品、業態百花齊放,旅游業與健康、體育、文化、教育等產業融合發展。2023年1—11月,全省共接待游客9.8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29萬億元,分別是2019年的130%、127%,創歷史新高,帶動限額以上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38.3%、25.6%。 “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是生態綠色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和諧幸福的生活,是開放包容的生活……“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不僅是云南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截至去年12月,“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全網點擊量超過225億次。 與世界共謀合作、共享機遇,聚力共促旅游繁榮發展的同時,云南向世界生動詮釋了“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中國不僅發展自己 也積極擁抱世界 擔當大國責任 新年賀詞中提到 和平發展始終是主旋律 合作共贏始終是硬道理 2023年,由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牽頭控股投資、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組織建設、云南省航空產業投資集團全面負責機場運營管理的柬埔寨吳哥國際機場通航運營,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開行,云南首個“公鐵水”多式聯運內陸港鐵路線通車,“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正式開行......
資料圖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開行 供圖 如今,依托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云南積極推動“南出、北上、東連、西接”大通道建設,正在形成以昆明為集結中心,東連西部陸海新通道、西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南出輻射東盟國家、北上連通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開放格局,形成貫通歐亞、聯系兩洋的態勢。
2023年10月8日,“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正式開行。雷桐蘇 陳飛 夏方海 攝 潮涌云南,開放以興。緊抓歷史發展機遇,彩云之南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云南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