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工藝在香格里拉等地廣為流傳和應用,其中以香格里拉市尼西鄉湯堆村黑陶工藝最具盛名。伴著蒙蒙細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活動觀摩組的嘉賓們走進尼西黑陶研展中心,開啟了一場沉浸式的非遺體驗之旅。 黑陶是尼西鄉歷史的見證,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印證著歷史的變遷,延續著傳統文化的命脈,2008年6月“藏族黑陶燒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傳統黑陶制作需要經過采土、曬土、舂土、篩土、和泥曬土、羼土、制坯、鑲瓷、陰干、磨光、燒制、焐熏、刷酸奶渣水等多道工序。”村民汪堆一邊演示黑陶制坯一邊介紹道。根據考古發掘,細考尼西的制陶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石棺文化時期。其中湯堆制陶工藝為涉藏地區黑陶工藝之精品,據有關史料記載,尼西湯堆村歷史上就把制陶作為一項技藝代代傳承,在民國時期最盛。 研展中心內琳瑯滿目的黑陶制品很快吸引了嘉賓們的目光,展柜內整齊擺放著制作精良的火盆、土鍋、茶罐等傳統藏式黑陶器皿,以及創新設計的咖啡杯、擺件、花瓶等一系列新作品。除了觀摩團的嘉賓,一些游客也在研展中心找到了心儀的商品。湖南游客蘇文麗說:“這些黑陶咖啡杯和茶具既保留了傳統的黑陶器具的美觀和文化內涵,又有結合現代城市生活場景的創新設計,真是狠狠給我‘種草’了。” 為進一步運用藏族黑陶助力鄉村振興,尼西鄉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投入”的保護發展格局,通過積極鼓勵開展師徒傳承,引導培育民間作坊,創新開發黑陶制品,開創營銷模式,截至2023年尼西全鄉生產黑陶的農戶由40多戶增加到108戶,從業人員由45人增加到150余人。黑陶制品從原來僅有的土鍋、土罐、土火盆等生產生活用品增加至花瓶、酒杯等80多個種類。尼西黑陶銷售渠道不斷拓寬并遠銷國內外,不僅在214國道及市區內有銷售店面,在淘寶、天貓等電子商務平臺均有銷售。據了解,2023年有近8000人到湯堆體驗土陶制作,黑陶的總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2020年至2023年湯堆片區年銷售金額達到580萬元左右,收入最高的農戶年生產銷售金額達10萬元,黑陶手工藝的發展極大帶動了湯堆片區群眾的經濟收入。 “黑陶燒制技藝的良好傳承保護成果,在增強群眾文化認同,增進文化共識的同時,也充分發揮出其多元價值,吸引了眾多游客,切實為尼西鄉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切實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保障?!蹦嵛鬣l對黑陶產業的發掘和創新,為保護和傳承藏族黑陶燒制技藝這一寶貴的非遺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值得我們學習?!庇^摩組成員河南省民族宗教委民族一處處長邵亞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