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持續降雨過后,紅塔區大營街街道龍潭社區山林里的野生菌陸續冒出了頭,包山養菌的居民迎來了收獲季。 一大早,冒著綿綿細雨,記者跟隨龍潭社區5組居民普桂英進山拾菌,黃柄粉帽、紅柄紅帽的白見手青、紅見手青就藏在松毛雜草下,看上去鮮嫩肥美。普桂英小心翼翼地用手撥開松毛雜草,把見手青撿拾到背簍里。“我家承包了近千畝山林,除去租金、用工等成本,每年靠拾菌可以掙三四萬元。每年收獲季,村民一天多的時候可以撿到五六公斤雜菌,每家一天有幾百元到1000多元的收入。”普桂英告訴記者。 龍潭社區1組居民郭海燕家經過一上午忙碌,收獲了4公斤紅、白見手青,一家人欣喜不已。“我家承包了700畝山林養菌,產出的菌子以紅、白見手青居多,價格高的時候一市斤可以賣到100元到200元。雞樅和干巴菌預計到7月中旬會大量上市。”郭海燕表示,今年菌子收成不錯,價格也偏高,大部分菌子還沒送到市場就被親戚朋友和外地客戶提前預訂。 龍潭社區黨總支書記普志良介紹,龍潭社區森林總面積有4萬多畝。近年來,龍潭社區充分發揮山區林下資源豐富的優勢,嘗試包山養菌,既提升了當地森林覆蓋率,又壯大了集體經濟,還讓農戶有了增收的“綠色銀行”,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目前,龍潭社區共有居民535戶,其中包山養菌200多戶,每年整個社區售賣野生菌的收入接近400萬元。(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一嵐 常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