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 視覺盛宴高科技 在昆明館五華展區,視廣科技將普通玻璃改造成空控互動式答題系統,無需借助鍵盤、遙控器等設備,也不用接近屏幕觸控就能對畫面進行操控。目前昆明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視廣科技以此為主題設計了題庫,讓大家體驗神奇的“隔空”問答。 “看,小魚從荷葉底下游出來了,快來捉魚!”展區的地面墻面互動系統,深受小朋友喜愛。該系統集虛擬仿真技術、圖像識別技術、多畫面融合技術于一體,體驗者可通過肢體動作與投影畫面進行互動。 九機網帶來的健康機前排滿了等候測量的市民,只要把手放在球形顯示屏上,2分鐘內就可以測出是否處于亞健康狀態。此外,九機網還展出了新型語音機器人、小米平衡車等高科技產品。 盛策同輝的“幻拍”APP,基于AR技術,通過掃描文化產品,如鑰匙扣、手機殼、手表、特產禮盒、布藝等,靜態的圖像就會在屏幕上呈現酷炫的3D動態立體效果。 微想智森以航拍全景720度展示云南美景,帶給你“身在昆明,覽盡云南”的全景人生。 聚速科技為每一件出廠商品發放獨一無二的“產品身份證”,記錄著產品的生產日期及銷售區域等信息,當掃描“產品身份證”時,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能準確判斷出真偽。 嵩明 變色干花吸引人 “這款干花可以變色。氣溫在26度以下,鮮花是冷色調;高于26度,鮮花就呈暖色調。”嵩明藍蜻蜓花卉有限公司帶來了兩款產品,變色葉脈花最吸引人。公司負責人介紹,干花之所以能夠變色,是因為制作時添加了熱敏材料,“這項技術是我們公司的專利,類似的專利我們共有38項。” 藍蜻蜓花卉有限公司帶來的純植物香包也頗有特點。香包都是純植物制成,有薰衣草、玫瑰、茉莉等2000多個品種,不同味道的香包有不同的用途。比如,薰衣草香包適合放在臥室,能起到安神作用;玫瑰和茉莉香包適合放在客廳,可以凈化空氣;中藥香包適合放在衣柜,可防蟲除臭……這些純植物香包價格不高,每個批發價在30元至50元之間。 巧玲刺繡、楊林肥酒、張銅記、宜心園茶藝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產品,也都在嵩明展區亮相。 石林 彩玉斑斕奪眼球 質地溫潤細膩、色彩絢麗斑斕、紋路渾然天成的石林彩玉;設計精美的石林撒尼刺繡單肩包,跳著三弦舞的“阿詩瑪”“阿黑哥”……特色鮮明的石林文創元素,成為吸睛的焦點。 “這種玉石五顏六色,紋路很漂亮,我想挑選手串和掛件送給爸媽。”市民吳倩在石林展區,被“顏似彩虹、紋似云朵”的石林彩玉所吸引。石林石文化開發促進會負責人丁鳳云介紹,今年共有11家石林彩玉會員企業參展。據了解,今年文博會首次在石林景區喀斯特地質博物館設立了分會場,將石林彩玉、撒尼刺繡、旅游工藝品等特色旅游文化商品,向國內外游客進行全方位展示。 盤龍 互動體驗花樣多 穿一串真花樹脂手鏈、用絹花扎制創意手工、體驗植物課程……盤龍展區的市民互動體驗環節可謂“花”樣翻新,吸引不少市民坐下來,饒有興趣地體驗一把文創的魅力。 盤龍展區分為都市休閑、民族民俗、科技創新三個板塊,盤龍區文產辦前期廣泛動員區內文創園區和文化企業積極參展,按照“總量控制、提高品質、提升內涵”的總體原則,共組織871文化創意工場、盤龍區電商創業園、花之城3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真慶文化、云南紫陶藝術館、合虛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中植文創、擇藤藤藝、“culture創意集市”等18家重點文化企業參展,“盤龍好禮”“品讀盤龍”“膠囊植物”以及曾在外交部藍廳發布會上展示過的“鹽水手提燈”等系列特色文創產品集體亮相,并在展區內開展“3D打印”“小小傳承人”“膠囊植物”等市民互動體驗活動,展會期間還有盤龍形象代言“盤小龍”參與宣傳及氛圍營造。 市民體驗烏銅走銀工藝。 ??? 官渡 晉寧非遺項目引圍觀 “叮叮叮……”晉寧展區傳出來的敲打聲,給參觀者帶來了一場“非遺制造”的現場體驗。“沒想到漂亮的烏銅走銀手鐲有那么復雜的工藝。”市民楊清華說,他體驗了在銅片上雕刻這道工序,10分鐘時間,他使出渾身解數,用鏨子和一把小錘才刻出了短短幾條小印子,根本達不到雕刻要求。 “這數百件作品,包括壺、瓶、茶具、飾品、文房四寶等,都是我耗時幾年手工做出來的。”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袁昆林指著自己的作品說。除此之外,烏銅走銀手藝人李從仲和袁中藝也把自家的珍品拿來展覽,引來市民圍觀。 官渡展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打頭陣,展區內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銅走銀,展現精美的銅器工藝與創意;有黑白之間見天地的云子圍棋與小瓶中蘊萬物的滇派內畫;有以二戰“駝飛”為主題的抗戰紀念品與創意品,再現那段崢嶸歲月;有官渡古鎮非遺吹糖人、草編、捏面人、糖畫等傳統手工技藝,喚起老昆明記憶。 西山 個性產品拼創意 會自動演奏的鋼琴、兼具時尚與民族元素的服飾和包包……在西山展區,這些創意滿滿的產品引發了關注。此次展會,西山展區分設了不同的主題。重傳承——非遺保護與傳承,舊時光——發電廠老舊物件展示,新玩場——創意科技3D打印,大未來——園區基地展,4個板塊共13家企業參展。 “以往幾乎沒有園區參展,今年省級園區就有3家,市級園區1家,區級園區5家,我們轄區內的園區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特色也比較鮮明。”西山區文產辦負責人介紹,此次參展的1911文創主題空間,屬于區級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示范基地,借助百貨模式、文化傳播模式、零售模式、活動展覽模式,已經形成一條孵化、創投、展示、推廣、銷售的完整文創產業鏈條。 展區內,像魔方一樣可自由拼接的燈、牛皮紙做的時尚背包等產品,受到了市民的歡迎。機器人小胖也引發了圍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