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大山包越冬黑頸鶴1422只,創歷史新高。 黑頸鶴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鶴類,被人們稱作“鳥類大熊貓”,是世界上15種鶴中唯一一種終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鶴類,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的種群數量有1萬1千只左右,96%分布在中國。 “今年比去年同期監測數據1343只增加了79只,從保護區1990年建立時統計到的黑頸鶴數量300多只,到目前創歷史紀錄的1422只,越冬黑頸鶴種群數量的增加,表明大山包的生態越來越好。”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孫榮介紹,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鎮的保護區涉及黑頸鶴的越冬棲息及遷徙停歇,是黑頸鶴生命歷程中的重要驛站之一。 保護區管理局研究員鄭遠見說,保護區目前暫停了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對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改;從今年9月起,保護區禁止外來游客、車輛進入,及時制止干擾黑頸鶴等野生動物棲息的違法行為。通過多重措施,保護區內人類活動明顯減少,極大的降低了對黑頸鶴的干擾和影響。 (云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此外,今年以來保護區還在黑頸鶴棲息地、主要覓食地等處建設了食物源基地50畝,采取只種不收的方式,種植燕麥、土豆等農作物,供黑頸鶴野外覓食,增加了黑頸鶴食物量。(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