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構建起大文化的發展平臺

——改革開放四十年保山文化成就綜述(上)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9-07 13:08:52

保山永子棋院(楊磊攝)

內部改革——保山文化進步的推進器

1978年,整個保山還沒有獨立的文化主管部門。1979年4月,保山地區文教局設立文化科。1981年7月,保山地區文化、教育分別設局。1994年12月,地區文化局、體育局合并,成立地區文化體育局。1999年5月,文化體育分開,重設保山地區行政公署文化局。2001年7月,保山撤地設市,保山地區行政公署文化局更名為保山市文化局。

1980年以來,保山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設立和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逐步建立了含地(市)、縣(區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以及鄉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室、自然村文化大院等在內的五級公益性文化服務網絡。

隨著文化市場、文化產業、新聞出版、文化稽查等文化管理機構的成立,既改變了以前文化管理的單一局面,又能讓日益繁榮的文化市場規范有序。

2003年,保山市開始了國辦藝術團隊改革。將文藝團隊建成充滿生機的演出主體。1980年1月開始,經過幾輪的改革,新華書店于2005年加入全省新華書店系統連鎖經營。1985年全區放映單位發展到473個,1993年1月,全國電影發行體制實行重大改革,2005年正式撤銷保山地區電影公司。

與時俱進的內部改革,既順應潮流,又切合實際,更重要的是增強了活力,涌現了許多文化先進典型。其中主要有:保山市被中宣部、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4部委表彰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地區”,保山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部表彰為“全國文化先進集體”。

“38號文件”——為保山文化發展提供堅強的政策保障

2003年12月8日,中共保山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動員大會,同時,以保發[2003]38號文件下發《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該文件是保山第一個關于文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接下來,保山市委、市政府不斷發力,先后出臺了《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保山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規劃(2011--2012)》以及《保山市外來拍攝電影電視劇以獎代補實施辦法》、《保山市市級文化產業發展引導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保障性文件。在這些文件的支撐下,保山文化真正從改革開放初期單一的“唱唱跳跳”,進入到外延涉及各個社會層面,內涵包括各種文化因素,服務惠及全體市民的大文化發展階段。

“十大文化工程”——保山文化理念與實踐的一次創舉

2000年,保山市文化局首次提出了建設“十大文化工程”的文化發展思路并開始實施。“十大工程”主要包括:創先工程,標志性文化設施建設工程,農村文化設施改擴建工程,歷史文化保護、研究與開發利用工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保護工程,研究與開發利用工程,文藝精品工程,群眾文化發展工程,文化產業發展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機制創新工程。它涵蓋了文化發展中“硬件”和“軟件”的方方面面。

“保山十大文化工程”的提出和實施是保山文化發展上的一次理念和實踐的創舉。它的貢獻有兩點:一是把紛繁復雜的文化工作內容分別歸類為“十大文化工程”,讓廣大文化工作者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對文化工作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二是將文化工作“工程化”,有利于把“軟任務”變成“硬任務”。   

“三館模式”——開創保山文化設施建設新局面

1999年9月29日,這是保山文化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保山新建的三館文化中心歷時一年多的設計與施工,如期建成。上午,地委行署在這里舉了隆重的落成開館典禮。晚上,又在廣場上組織了建國五十周年大型文藝演出。當天先后接待近兩萬人次。相當于當時保山城八分之一的人口。

三館文化廣場由三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廣場和永昌文化園組成 。建成后的三館及廣場,成了保山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標志性建筑。建成至今,己先后舉辦過上千次大型文化活動,接待和服務市民上千萬人次。2007年,該文化廣場被評為“全國特色文化廣場”。

更為重要的是,保山三館及文化廣場的建設,開創了保山文化設施建設新局面。在此之前,保山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尚處于停滯不前的落后局面。僅以保山圖書館為例,1978年,保山地區沒有地區圖書館,1980年恢復地區圖書館但無館舍,僅租用數十平方米民房辦公服務。一直到1992年才建成930平方米的館舍。當時文化館也在一條窄巷中擁有1000余平米的館舍。而博物館卻沒有館舍。1978年,保山地區下轄的五個縣均沒有標準的圖書館、文化館和博物館館舍。各鄉鎮僅有龍陵縣成立了全地區第一個鄉鎮文化站——鎮安文化站。

隨著三館文化中心的建設,保山所轄的騰沖、龍陵、昌寧、施甸等縣也按照這個思路對縣城的文化設施進行了改造建設,先后建起了“騰越文化廣場”、“龍陵文化中心廣場”、昌寧文化中心、施甸文化中心等。以此為契機,保山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進入了一輪接一輪的大投入、大建設和大發展時期。截至2017年,保山先后投資近20多億元,基本達到了全市文化設施全覆蓋。它們主要包括:公共圖書館7個,達標率100%;公共文化館7個,達標率100%。博物館12個,鄉鎮文化站75個,公共電子閱覽室881個,村級綜合文化室913個,文化大院598個,農家書屋1000余個,“村情展室”232個。其中,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保山永子棋院、保山歷史名人堂、潞江壩公路博物館、楊善洲精神教育基地、龍陵松山大戰遺址公園等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在全國都占有獨特的地位和影響。

保山的公共文化設施除國家投入外,還有許多是由企業投人的民辦設施,其投資規模近10億元,在云南位列前茅。它們主要有騰沖翡翠博物館、史迪威公路博物館、高黎貢山手工造紙博物館、騰沖琥珀博物館、騰越文化博物館、騰沖中醫藥博物館、騰越根雕藝術博物館等,其中如翡翠博物館、史迪威公路博物館等都在全國范圍內填補了該項文化設施的空白。

  云南網通訊員 魯興勇 刁麗俊


責任編輯:實習生 師竹云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伊人久久精品线影院| 国产精品igao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亚洲永久永久永久永久永久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四虎在线观看免费|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2015|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视频|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2022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