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細化加工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富源魔芋產業調查報告 ![]() 魔芋種子銷往外地。記者 趙洋洋 攝 富源金田原公司工人正在加工素毛肚。記者 趙洋洋 攝 ●擁有最得天獨厚的魔芋原材料,加工出來的魔芋干片、魔芋精粉卻只能輸送到外省 ●發展魔芋生產20年,深加工企業卻不過五六家 ●缺少技術支撐,營銷觀念滯后,無法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 原料占據全國半壁江山 鮮魔芋、魔芋種、魔芋干片擺放在街道兩旁,吆喝聲此起彼伏,市場里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芋農、種植大戶、魔芋專業合作社商家、外地客商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時而交頭接耳,時而激烈爭執。魔芋,這個充滿魔力的詞頻繁出現在富源縣富村鎮魔芋交易市場,連空氣中都彌漫著魔芋的味道。 富村鎮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中部,是全國少數符合魔芋生長的地方之一。早在1998年,富源縣富村鎮就有了“中國魔芋第一鎮”的稱號,這里的魔芋產量高、質量優,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2005年,政府和民間企業共同投資建設了輻射西南三省,且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富村魔芋專業化交易市場,2007年—2012年,市場發展至鼎盛時期。每年冬天魔芋采收季節,全國各地的魔芋客商都會前來采購,市場內交易價格的變動對全國市場都有一定影響。 最近兩年,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實現了公路縣縣通、鄉鄉通,很多外地客商直接把大貨車開到田間地頭,等芋農挖出魔芋就直接裝車運走,來市場交易的人比以前少了些。 “昨晚一直發貨到凌晨1點,這幾天還算不錯。”2018年11月,交易市場店主李申禹對記者說,市場行情好,鮮魔芋也更加緊俏了,為了拿到貨源,他親自到地里幫芋農挖魔芋。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飲食方式發生改變,魔芋產品供不應求。”富源縣魔芋研究所工作人員盧俊說,魔芋對土地、氣候要求較高,全國魔芋產區屈指可數,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土壤讓富源成為全國魔芋種植基地,魔芋種子更是遠近聞名。 云南富源、湖北恩施、陜西安康、四川安縣是國內魔芋四大產區,由于得天獨厚的條件,曲靖魔芋種植面積占了全省面積的三分之一;云南省魔芋產量占了全國三分之二,其中富源魔芋產量占了云南省的一半。 一畝魔芋十畝糧,十畝魔芋一棟房。鮮魔芋一畝產量能達到3噸,毛收入2.5萬元,除去成本,一畝魔芋可有1萬多元的收入,經濟效益可觀。 “魔芋不僅在全國有很好的市場,甚至在全球也有很好的前景,但是我們沒有利用好。一是缺乏技術支撐,二是沒有將魔芋產品進行很好的推廣。”談到本地魔芋產業的發展,盧俊有些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