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記者 李亞芬)隨著保山市2019年重點任務工作出爐,保山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信息化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局、市扶貧辦、市規劃局等部門均圍繞全市總體目標發展提出明確了路徑和方向。 保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堅持四個發展思路構建現代化大城市 通過建設“開放創新之城”,保山市將重點在生態園林城市、開放前沿城市、產業高地城市、智能信息城市、政策洼地城市“五城”建設上著力。 據介紹,保山“開放創新之城”定位分量重、期望高、壓力大。開放創新是城市發展的動力源泉,只有建成開放創新之城,才能真正成為區域性經濟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和科教文衛中心。 今年,保山市發改委將堅持城市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努力實現中心城區“300米見綠、500米入園”,形成“一軸、六廊、三心、多節點”的田園風光結構。 堅持全面開放的發展思路,發揮保山作為滇西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著力“引進來”“走出去”,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把保山建設成為聯動周邊、服務全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前沿城市。 堅持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打好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培育綠色能源、高原特色農業、生物醫藥大健康、輕紡、信息、文化旅游、現代物流“七大產業”。 堅持城市智能化的發展思路,推進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搭建“一線一網一平臺”城市綜合管理指揮體系,構建現代化大城市智能交通體系。 保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 著力水電硅材一體化、信息產業轉型發展 2018年,保山市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528.9億元,同比增長13.1%;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可比價),高于省下達增長11%的責任目標2.5個百分點,完成市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增長13%的目標。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2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利稅總額56.5億元,同比增長8%。 2019年,保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將集中力量突出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進水電硅材一體化和信息產業加快發展。 同時,依托保山良好的硅資源稟賦和綠色清潔能源優勢,積極培育和引進行業領軍企業,以保山工業硅產能為基礎,繼續按照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的思路,重點引進缺環的企業,加快推單晶硅棒、高純晶硅等重大項目建設,構筑硅光伏、硅電子、硅化工和碳化硅等產業鏈,建設硅材料科技中心,全力打造云南水電硅材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全力打造水電硅產業。 在全力打造大數據產業方面,將重點抓好市直各部門數據集聚,各項應用布局在華為云計算中心,以信息化應用和數據服務產業發展雙輪驅動,建設全國最低運營成本的云存儲產業基地,成為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大數據存儲備份中心、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數聚”中心和信息經濟示范區,最終實現大數據驅動的“強政、惠民、興企”,將保山打造成為西部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一帶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保山市環境保護局: 在新起點上鞏固提升創建成果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保山市今年將著力大城市建設和高質量跨越發展,并對保山市環境保護局環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9年,保山市環保局將提高治理水平和監管能力,加強作風建設,錘煉一支環保鐵軍,履行好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的統一監管,當好生態“護旗手”,環境“守門員”,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動現代化大城市建設和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 今年,保山市環保局將鞏固提升生態文明市創建成果,對標對表補短板強弱項,繼續對標對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6大領域36個指標,堅持問題導向,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薄弱環節,彌補工作短板,在新起點上鞏固提升創建成果。 同時,堅持高質量跨越發展,助推現代化大城市建設,抓好環保督察整改,守護好藍天碧水凈土,堅持開放創新。并著力打好八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生態美、環境美、城市美、鄉村美、山水美。具體包括三大流域水系保護修復攻堅戰、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攻堅戰、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壩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 保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著力抓好六項工作聚精會神促發展 新的一年,保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繼續提高認識,堅定信心決心,強化擔當,凝心聚力謀發展,把保山中心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化大城市。同時,明確任務,聚精會神促發展,主要抓好6項工作。 為此,將認真實施以路網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實施以公園為主的休閑空間建設工程,實施以生態修復和治理污染為主的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工程,實施以體現山水田園城市為主的田園風光建設,實施以壩區人居環境整治為主的美麗村莊建設。 保山市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 重點抓實五項工作 落實五項保障措施 2019年,保山市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將重點抓實扶貧對象精準,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嚴把納入、退出兩道關口,扣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第一個扣子”,確保貧困戶人口一個不漏、非貧困戶人口一人不進。 把好精準識別關口,把好精準退出關口;抓實產業就業,發展特色農業,創新發展模式,抓好培訓就業,抓好電商扶貧;抓實住房保障;抓實控輟保學;按照“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思路,全面建立控輟保學機制和貧困學生“一生一檔”保障措施。抓實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 同時,落實“五項”保障措施,加強督查檢查,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加大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干部素質。開展項目庫建設,進一步落實精準措施。加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專項治理,進一步強化工作作風。 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補齊脫貧攻堅短板,全力補齊貧困戶穩定增收短板,補齊住房保障短板,補齊就醫就學養老短板,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補齊痕跡檔案、金融扶貧、社會扶貧、就業培訓、產業覆蓋、工作隊員管理等工作短板。 保山市規劃局: 突出“三個定位”架構“三個八十平方公里” 在保山市“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的城市定位中,“三個定位”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統一推動保山高質量跨越發展。 2019年,保山市規劃局將更好發揮出保山的區位優勢,依托園中園工業上聚集的創新、杭瑞高速、天猴高速、“一線兩園”,來引才、引智、引人創新發展,形成中緬、中緬印兩條經濟帶來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建成區域性經濟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和科教文衛中心。 為此,保山市將重點架構“三個八十平方公里”的大城格局。據了解,保山中心城市建設核心為三個80平方公里建設,即8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80平方公里的城市區域、80 平方公里的田園風光帶,三個 80 平方公里形成產城融合、田城相擁的形態,是支撐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結構框架。 80平方公里的工業區是開放創新之城的載體。保山市規劃局將80平方公里的保山工業園區與城區的發展緊密結合,作為整體來對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進行統籌考慮,并將保山工業園區納入城市規劃范圍進行有序管控,為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的空間和體制環境,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80平方公里的城市區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載體。為此,將深入挖掘永昌文化的深刻內涵,進一步完善保護規劃體系、保護歷史文化遺存、修復歷史空間格局、打造文化特色街區、傳承和發展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使文化資源在新時期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80平方公里的田園區是山水田園城市的載體。保山市將劃定80平方公里的壩區田園風光保護邊界,打造縱貫南北壩子的田園風光帶;實施田園保護,劃定農田生態控制線,保護基本農田;強化村莊引導,劃定村莊建設邊界線,清理整理村莊內空置地,統籌村莊內各類建設,將田園風光帶作為山水田園城市的載體,打造保山城市生態化的示范區及鄉村振興的示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