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上謀求更大成效。堅持公共資源配置更多地向民生傾斜,集中力量辦好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州各族人民。一是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通過招商引資興辦企業、扶持壯大龍頭企業等形式,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強化創業輔導培訓、加強創業融資等服務,支持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重點做好大中專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等的就業幫扶工作。幫助1000人實現創業,新增城鎮就業崗位6000個。二是繼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擴大城鎮職工“五險”覆蓋面,啟動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醫療費用統籌和城鎮居民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工作,逐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并軌對接、應保盡保。深入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將新農合醫療籌資標準由230元提高到250元。關心特殊困難群體,切實解決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就醫及其子女入學等問題。三是切實解決影響民生的突出問題。根據財力情況逐步提高機關干部職工的待遇,加大住房貨幣化分配投入,將住房公積金比例從10%提高到12%。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8600戶、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設2030戶,新建廉租房15萬平方米、公租房8萬平方米。繼續做好價格輿論引導,實施“農超對接”工程,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嚴肅查處惡意炒作、哄抬物價等不法行為,確保物價基本穩定。加強食品、藥品監督執法力度,切實保證食品藥品安全。 (七)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性上謀求更大成效。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加快推進社會事業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全力推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完成三年教育綜合改革任務。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教育“提質增效”。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啟動建設4個建制村農村學前教育推進試點工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促進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對接。重視發展民族教育,努力把州藏文中學建成藏區一流的雙語文完全中學。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全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教育綜合實力。二是積極推進科技進步。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不斷提升全州各族人民的科學素養。繼續實施“創新型迪慶行動計劃”,積極創新科技應用、普及機制,推廣一批農業增產增效先進實用技術。支持龍頭企業建設企業創新平臺,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三是提升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水平。鞏固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成果,完善婦幼保健、疾病預防、社區衛生服務等醫療衛生服務的信息網絡體系。扎實推進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城鄉社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推進城鄉醫院結對幫扶工作,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大力推進民族醫藥發展,加快香格里拉醫院、州藏醫院服務能力建設。四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快推進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建設,積極挖掘和保護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努力實現文化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抓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不斷提高文化綜合服務能力,開工建設香格里拉大劇院,新改建100個村文化室。加快建設文化產業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著力打造香格里拉文化品牌,不斷壯大文化產業實力。加強藏學研究,支持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發展。五是促進其他社會事業發展。扎實推進主城區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加快建設以“村村通”和“戶戶通”為基礎的農村廣播電視服務網絡。加強基層計劃生育服務網絡建設和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繼續實施“少生快富”工程及國家和省獎勵扶助政策,進一步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強社區體育設施建設,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全力推進香格里拉民族體育中心項目和省第十屆民運會場館建設。統籌抓好審計、統計、檔案、保密、地震、人防、外事、地方志和新聞出版等各項工作。 (八)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在增強經濟發展活力上謀求更大成效。以制度創新為重點,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切實加快各領域改革攻堅步伐。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工作,努力在“放寬城鎮戶籍、同享城鄉待遇、自愿有償轉變、分類協調推進”四個方面實現突破。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促進國有資本向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行業和優勢產業集中。健全財政管理體制,加強和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積極發揮公共財政的再分配功能,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入。加強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減少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加快建設旅游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園運行管理機制。深化資源價格改革,建立和完善資源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加快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精心謀劃和組織重大招商引資活動,積極推進央企、名企、滇企落戶迪慶工程,努力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努力拓展滇滬、迪昆合作領域,不斷提升對外經濟協作的能力和水平。 (九)著力創新社會管理,在社會和諧穩定上謀求更大成效。堅持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發展之需、為政之責,增強工作的敏銳性、預見性和主動性,堅決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努力推進長治久安建設。一是夯實社會維穩基礎。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認真實施《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條例》,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推進各民族團結進步,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活動。扎實推進《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藏傳佛教寺院管理條例》的落實,繼續開展寺廟愛國主義教育、法制宣傳教育和平安和諧寺院創建活動,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促進民族關系、宗教關系的和諧。二是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積極推進平安創建活動,完善嚴打整治經常性工作機制,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健全信訪工作責任制,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制度,建立健全農民工工資保障機制,切實把群眾的情緒疏導好、訴求解決好、利益維護好。三是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天大地大,人的生命最大。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切實抓好生產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完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四是加強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依法打擊和嚴密防范敵對勢力、邪教組織的滲透破壞活動,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切實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加強國防動員建設,關心駐迪部隊和武警部隊建設,深入開展軍民共建活動,提高雙擁工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