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強化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責任落實,以更嚴密的制度約束推動黨政機關模范踐行“過緊日子”的要求,為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狠剎“四風”提供了有力制度武器。紀檢監察干部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需要深刻領悟這份“緊日子”的深意,以刀刃向內的自覺和更嚴一分的標準,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實踐中率先垂范,成為忠誠干凈擔當的合格“打鐵人”。 要在“精打細算”上下真功。“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從古至今,節儉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現實生活中,有的干部把節儉拋諸腦后,花錢大手大腳。紀檢監察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每一分經費的支出都凝結著人民的勞動付出,因此,更應從思想上擰緊過緊日子的“螺栓”,強化成本意識,把每一分公款都花出實效,花在為民服務上。同時,要做好控制與解決的結合文章,從嚴從緊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應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視頻會議系統,以電子化手段壓縮文山會海,讓“綠色辦公”成為新常態。在資產管理上,要精打細算,建立科學配置與循環利用機制,避免閑置浪費;建立健全公共機構節能長效機制,統籌綠色食堂、綠色辦公、綠色照明、綠色出行等舉措,持續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 要在“優化服務”上下實功。厲行節約不是一味“省錢”,更不能“省事”,這樣就會讓我們的為民服務縮水、打折扣。作為紀檢干部,監督執紀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因此,紀檢干部要轉變服務理念,從“花了多少錢”轉向“辦了多少事”,從“做了多少”轉向“服務多好”“受益多少”,通過制度創新、流程再造、技術賦能等方式,在節約資源的前提下實現監督執紀的效能升級。要推動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拓寬群眾線上監督渠道、加強紀法知識線上宣傳普及,并做到定期更新、實時回應群眾訴求,爭取以更少的投入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讓群眾辦事既省心又暖心。 要在“強化監督”上下硬功。“打鐵還須自身硬”,紀檢機關過緊日子,絕非被動緊縮,而是主動亮劍的生動實踐。紀檢監察干部既要當好“過緊日子”的模范執行者,更要成為厲行節約的“監督者”和“推動者”。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既要聚焦“三公”經費、辦公用房建設、公務接待等重點領域,以釘釘子精神深挖徹查違規支出、鋪張浪費等問題;又要善于從日常經費開支中敏銳捕捉“四風”隱形變異的新動向、新表現,精準發力,形成震懾。通過精準有力的監督,確保黨和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在每一個層級、每一個環節都落到實處,讓每一分公共資金都用在刀刃上,最終轉化為惠及民生的涓涓暖流。 來源:云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