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霞給村領略藏族文化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張國華 發布時間:2021-01-26 09:22:19


走進香格里拉霞給民族文化生態保護示范村,領略藏族文化就從我小時候(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最初3次來到中甸縣城,途經霞給村的印象說起吧!那時候,霞給村的發展情況也與我的家鄉尼汝村差不多,最大的差別就是當時國家森工企業小中甸林業局在碩都崗河流域雙橋段砍伐原始森林,當時林區公路已經修通了,可以搭乘運輸木料的汽車,但是運輸木料的車輛并不多,搭車要靠運氣。

我第一次來中甸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讀小學的時候,與楊通信老師一起來購買教科書,也可以說是來當背夫。楊通信老師是當時尼汝完小的校長兼教師,納西族,到了尼汝后他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藏語,后來在尼汝安了家。當時,中甸獨克宗古城的四方街是中甸縣城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人來人往,也算是一條商業街,街道兩邊都是商鋪,生意十分紅火,我們在那里逛了個夠,直到滿載而歸。這件事至今我還記憶猶新。那時候,我年齡小,既要背東西,又要趕路,感到非常艱辛,幸虧在新華書店里沒有買到教科書,回去的時候就免去了背教科書的苦差事,可以說是輕裝上陣,只感覺到霞給村一帶時,那里的風特別大,大得仿佛要把人都吹走。此前,只耳聞過那里的風特別大,此次經過真是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霞給村風的特別之處。

第二次來中甸是在我讀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我在洛吉附設中學讀書,我跟我的大姑爹魯茸一起來的。他負責管理我們紅星生產隊的馬幫,我跟他來采買年貨。那時候來中甸采買年貨來回路程需要走6天,人背馬馱,翻山越嶺,風餐露宿,起早貪黑,十分艱辛。說起來過一個新年,來中甸備點年貨也很不易。此次路過霞給村一帶,來回都隨馬幫走,比第一次輕松多了,不用背負任何東西,也可能與年齡的增長有非常大的關系。在路上,魯茸大姑爹一路給我們講沿路村子的風土人情,來到霞給村扎朗的時候,他說,這里叫“扎朗”,因道路從大巖石下面通過而得名,這大巖石上面有自然形成的噶瑪巴大寶法王石像,大巖石下面有大寶法王加持過的泉水,后來村民們在這里建了燒香臺,供奉并紀念。他還指著遠處的村寨說,那里叫“色雅”,曾經大寶法王去四川貢嘎雪山路過那里,看見過公牦牛那么大的金子,故名(“色”意為金子,“雅”意為公牦牛)。

第三次來中甸是我來中甸一中讀高中,有家里人護送,有馬馱行李,還有其他來中甸讀書的學生一路同行,大隊人馬,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就路過了霞給村一帶,該村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發生了變化。比如,那時候,中甸縣城的紅太陽廣場最熱鬧,商業中心從古城四方街遷移到紅太陽廣場,那里建起了農貿市場,市場里的農貿產品琳瑯滿目,想買的東西幾乎都可以在那里買得到,可以說是農村推行聯產責任制的偉大成果,記憶很深刻。

3次來中甸,都是徒步通過霞給村。上了高中以后,來中甸的次數越來越多了,有晴天的時候,也有陰天的時候,還有大雪紛飛的時候,直到1992年7月在中甸縣城里參加工作。

隨著迪慶州旅游開發地不斷加快,香格里拉旅游熱不斷升溫,旅游觀光項目地不斷增加,霞給村也乘著旅游這一東風,從傳統文化的恢復保護著手,打造起民族文化生態保護示范村,讓游人從中領略藏族文化。霞給村變成了游客來香格里拉旅游必去的地方。

霞給民族文化生態保護示范村在藏族原村落的基礎上,建成了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的最后一站藏族文化走廊。霞給村占地500畝,有22戶人家120人,是一個融自然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藏族自然村落,村內有典型的藏族傳統民居建筑,村民保持著藏族獨有的生活生產習俗、藏傳佛教文化、飲食文化及傳統民間手工藝文化。

走進香格里拉霞給民族文化生態村領略藏族文化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可以盡情地欣賞一個典型藏族村落的過去與現狀。那里有青稞糌粑和牦牛酥油的芳香,村里的香格里拉印經院的建成更是為當地藏族文化錦上添花,可以讓人深刻感受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霞給村坐落在從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往普達措國家公園方向15公里處,是一個典型的藏族村落?!跋冀o”藏語意為白巖石村,這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草甸平坦,土地肥沃,牛羊散落,一派高原藏鄉田園風光。每當走進村子里,都可以盡情感受古老厚重的建筑文化、多彩紛呈的服飾文化、色香味美的飲食文化、內容豐富的歌舞文化、獨具特色的民居文化、絕倫精湛的工藝文化的熏陶,這些都承載著沉甸甸的藏族文化內涵,一切都充滿著喜悅與希望,詮釋著人與自然和諧的藏族傳統生態文化觀。曾經,這里是大型電視連續劇《香格里拉》《女馬幫》《金鳳花開》《茶馬古道》場景拍攝地,充分體現了其文化價值。

我在很久以前就耳聞,迪慶在歷史上沒有建立過印經院,覺得很遺憾。西藏有納塘印經院、拉薩雪新印經院,甘肅有卓尼印經院、拉卜楞印經院,四川有德格印經院,青海有塔爾寺印經院、拉嘉寺印經院,這些印經院的存在對藏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傳播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在,我很欣慰的是來到香格里拉霞給民族文化生態保護示范村,在那里可以盡情領略20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香格里拉民營企業家旺堆策劃籌建的香格里拉印經院,該印經院內藏《甘珠爾》108部、《丹珠爾》203部以及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文獻著作的原始印經木刻版本共162000片和6000幅藝術畫板,印刷木刻板的內容涉及佛教經典及哲學、天文地理學、政治經濟學、藏醫學、歷史、文學、音樂、美術、工藝技術文化等,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藏文《大藏經》是一部藏傳佛教的百科全書,相傳最初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公元七世紀吞彌桑布扎創造藏文以后,在藏區開始從梵文翻譯藏文佛經,特別是在公元七、八世紀期間,許多譯師翻譯了一大批佛經,其中包括從梵文、漢文及其他文字譯出的。據大約在九世紀初編纂成冊的《鄧迦目錄》記載,當時已經譯出藏文佛經700多種。在十一、十二世紀,譯師們繼續翻譯了不少藏文佛經。至十二、十三世紀,西藏那唐寺主持菊登日比熱赤和他的弟子衛巴洛賽把過去譯師們所譯的藏文佛經編纂成第一部藏文《大藏經》,內分《甘珠爾》和《丹珠爾》兩部分,到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在南京刻印了藏文《甘珠爾》,明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在北京又補刻了《丹珠爾》,此后在西藏等地相繼形成了許多大規模的藏文《大藏經》印經中心。

明代,在迪慶境內也刊刻過《甘珠爾》,明朝歷代麗江木氏土司崇信藏傳佛教,大興寺院,大力扶持藏傳佛教的發展。明萬歷四年(公元1577年)木氏土司府出巨資在小中甸康薩林寺刊刻《甘珠爾》。在刊刻期間,噶瑪巴紅帽系六世活佛卻吉旺秋十分關注此項工程,并且借出他所珍藏的舊版《甘珠爾》,以利對照。至明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甘珠爾》刊刻工程竣工,在康薩林寺舉行隆重的開光典禮,卻吉旺秋活佛親自主持儀式,麗江土司木增也參加了開光典禮,木增把《甘珠爾》木刻版視為鎮宮之寶,珍藏于小中甸木天王宮,其王宮城墻遺址今天仍有遺存。公元1674年,蒙古和碩特部占領中甸一帶,固始汗的孫子達爾杰布碩克圖汗見到了《甘珠爾》經版,便下令搬遷到理塘長青春科爾寺保存,今在該寺仍能見到殘版。

《丹珠爾》,即《注疏部》或《大藏經論部》,是釋迦牟尼佛以后佛教學者和大譯師對《甘珠爾》的注疏和論著,其中包含較多的哲學、文學、語言、天文、歷算、醫藥、工藝、建筑等方面的典籍,是研究藏族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獻。全書約有218函左右。《丹珠爾》版本較多,主要有德格、北京、那唐、卓尼、理塘等版本。

藏文《大藏經》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1986年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成立以后,在四川成都成立了《大藏經》對堪局。國家出資對《大藏經》對堪出版,計劃用15年出版150部。截止1996年底,中國藏學出版社已出版了9部《甘珠爾》,另有6部已完成錄入排版,共計約2000萬字。2008年全部完成出版,目前該版本是一部最完善和最權威的藏文《大藏經》版本。

從一些零散的資料和民間口碑傳說看,明代木氏土司在小中甸康薩林寺刊刻《甘珠爾》的時候,霞給村也是一個刊刻點,因為當時這里有成片的黃樺樹林,就地取材非常方便,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另外,據說這里的黃樺樹做成印經板,材質最為上乘。旺堆老板后來在這里建起香格里拉印經院也有這個緣故。

在香格里拉霞給民族文化生態保護示范村里領略藏文《大藏經》魅力的同時,還可以在工藝作坊現場體驗木器、牛角、唐卡、藏香、石刻、銀器及刀具等制作技藝,分享多項靜態和動態文化的展示,使瀕臨失傳的藏族文化和民間手工藝得以保護和傳承。近年來,該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共青團云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號”,云南省旅游局授予“云南旅游特色村”等稱號,屬國家3A級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被世人譽為“香格里拉第一村”。

目前,該示范村正在創建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集體,也有不少遠道而來的游客們在這里感受藏族文化,不斷加強民族之間的友好往來,譜寫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

2009年3月8日,電視連續劇《金鳳花開》在香格里拉霞給村印經院里拍攝,拍攝男一號張東海(王學兵飾)和女一號金鳳(左小青飾)在寺院里開展民族宗教工作的劇情。(張國華 攝)

     在《金鳳花開》拍攝現場,當地群眾演員紛紛與白族姑娘金鳳扮演者左小青一起合影留念。2009年3月8日下午,我作為劇中中甸土司的扮演者與左小青合影留念。(張國華 攝)

霞給藏族村民秋收洋芋。(張國華 攝)

霞給村藏族村民在門旁一邊休閑一邊念誦瑪尼經。(張國華 攝)

霞給村藏族村民制作木碗。(張國華 攝)

霞給村藏族婚禮迎親場面。(張國華 攝)

霞給村藏族民居邊擺設的石刻。(張國華 攝)

霞給村藏族民居火塘。(張國華 攝)

霞給村藏族民居里展覽的各種工具。

霞給村扎朗巖石上的巖畫。張國華 

香格里拉印經院。(張國華 攝)

香格里拉印經院佛藏閣。(張國華 攝)

香格里拉印經院經板墻。(張國華 攝)


責任編輯:卓瑪拉初

上一篇:李貴明其人其詩

下一篇:外婆的吊鍋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 国产日产韩国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玩弄人妻少妇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国产国产aⅴ|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2020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 |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大尺度在线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