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拉婚俗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阿扎 文/圖 發布時間:2023-12-06 11:05:00

▲ 羊拉鄉青年結婚現場。

相識相逢

新中國成立前,受經濟基礎和社會制度的限制,德欽縣羊拉鄉藏族群眾的婚姻是有嚴格的門第限制的。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是不能通婚的,土司和頭人只與地位相同的上層人物通婚,而平民百姓只能與平民百姓通婚,土司與平民之間嫁娶,則受到種種限制。1957年迪慶藏族自治州成立后,高原農牧民翻身做主人,實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政策。

一對戀人從相識、相知到戀愛,需要認識對方的機會,也需要獨處的時間,拉近彼此的距離,生活在羊拉的藏族青年男女的相識、相逢、相愛是從搶帽子開始的。

搶帽子是羊拉藏族青年男女一種特殊的認識方式。男女雙方相處一段時間后,男方會在女方在農場、田間、水磨坊勞作時,搶走對方的帽子或隨身的裝飾品,待女方追其到一個人少的場所后,兩個人就可以進一步表達相互愛慕之情。如果女方對男生沒有興趣或根本看不上,則不會追上去,甚至會當場翻臉。

通過搶帽子確定兩人的心意后,他們最常見的約會地點就是水磨坊。羊拉鄉的百姓主要以青稞、小麥、玉米、蕎麥等面食為主,因此需要經常到水磨坊磨面。水磨坊需要水來帶動,一般建在山谷的最底端,前來磨一次面至少需要花費兩三天的時間。在交通及通信最不發達的過去,確定心意的藏族兒女會相約一起去水磨坊磨面,也通過短暫的相處,達成相伴余生的約定。回來后,雙方會把自己的決定告訴家里的父母或長輩,一般女方會告訴自己的母親或奶奶、姐姐,男方會告訴自己的爺爺、父親、哥哥,經過大人們的了解、溝通后,再決定是否同意這門親事。

在等待家里人商量這門親事的時候,青年男女往往抑制不住思念之情,會相約在夏季牧場,聽鳥語花香、看蜂飛蝶舞、對唱情歌。

男:山頂上的阿妹,你像草原上的格桑花,美麗又動人。

女:牧場上的阿哥,我住在金沙江畔的藏寨里,那里四季如春、氣候宜人。

男:草原上長者惜生仁慈,鄰里和睦相處,常年以花為伴,以雪為鄰,你是否愿意來草原做客。

女:我像峽谷里的孤燕,一直盤旋在河流、峽谷、藏寨間,疲憊和寂寞成了我的常客,如果草原是我前世許來的緣分,今生我定會與草原續緣。

……

在沒有手機、微信,通信主要靠喊叫的年代里,藏族青年男女以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將雙方情真意切的愛意表達得淋漓盡致。

除了自由戀愛,身體先天有缺陷、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動、因抑郁而對婚姻失去信心、因感情受挫而不想談戀愛的這幾類青年男女,一般家里面會通過包辦婚姻的方式幫助他們找到另一半。包辦婚姻雖然是封建社會的產物,但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加強鄰里和睦、增加人口出生率有積極的因素。不少包辦婚姻的人同樣過得很幸福,兒孫滿堂、家宅興旺。

藏族青年男女從相遇到相識,再到相濡以沫,從不受物質條件限制,只要他們認定了彼此,就會白首不分離。

提親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演變,羊拉藏族傳統婚禮習俗也隨之改變、簡化,但提親屬于藏族婚禮的重要一環,一直未曾改變過。自由戀愛的男女將相互愛慕之事告訴給家里的長者后,經過族人多方磋商和評估,做出同意或不同意兩人結親的決定。若同意,則會先請人算命,看是否屬相相克,生活是否安康,兒女是否盡孝。若結果滿意,男方則會派族人或長者、媒人騎著馬到女方家求婚。提親是女方對男方的綜合考驗,從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全面考察,任何環節出了問題也不行,或許一些細節上的差錯就會導致幸福與自己擦肩而過。一般男方會派熟悉藏族傳統婚禮習俗、口齒伶俐、反應迅速的人,再安排一到兩個媒人將一條哈達、一壇醇香的青稞酒和其他的禮品帶到女方家說媒,不厭其煩地闡述男方家風土人情淳樸、自然風光優美、收入多元且穩定,家人尊老愛幼、鄰里和睦、遵紀守法、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男方英俊瀟灑、吃苦耐勞、勤儉修身等有利于促成這樁婚禮的話。女方也在相應范圍內召集親戚、長者、村內有威望的人,與男方前來的人交流、溝通。若女方父母同意,就將哈達、青稞酒和其他禮品當面接受,并回贈一條哈達,以示禮儀。女方家將擇日宴請親戚朋友喝酒,開始張羅籌辦婚禮的事宜。由男方家長卜算吉日,托媒人持哈達報女方父母。若女方家庭因男方的一些行為和不可抗拒的因素無法接受,則不會接受禮物及哈達,并說明不同意這門婚事的原因,使提親方不失顏面。

接親

提完親后,雙方開始張羅籌辦婚禮。在這期間,男方要準備好送給女方的禮品及新娘乘騎的馬,禮品包括新娘穿的藏式服飾和首飾各一套,為報答女方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要給女方父母各準備一套服飾,既可以是藏式的,也可以是漢式的。所有準備妥當后,迎親前一天,男方派族人或長者一兩名,帶上禮品,騎著馬,向女方家鄉出發,接親儀式自此開始。接親隊一般早上出發,太陽沒有落山前要準時到達女方家里。接親的隊伍不辭辛苦地走向女方家,正當人困馬乏,饑渴難耐時,遠處的草甸上炊煙裊裊,醇香的酒味隨風撲面而來。原來是女方家的親朋好友深知接親隊的不易,特意在半路上準備豐盛的午餐,讓接親的人在草甸上休息片刻,酒足飯飽后再一起返回女方家中。

到了女方家村口的小路上,一群盛裝的青年男女提著酒壺,拿著哈達等待接親隊的到來,他們排成整齊的隊形,站在小路的正中央,唱著藏族傳統的敬酒歌,表達對接親隊不辭辛勞、不遠千里來接親的決心和勇氣。當敬酒歌唱完后,接親隊會唱一曲贊美新娘家鄉物產豐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歌曲以作答復。接親的人在接受新娘家親朋好友獻上的哈達的同時,還要喝完敬的酒,并回獻一條哈達和贈與一些錢物。

接親隊通過一個又一個考驗后,終于來到新娘家的門口。進入家門前還有最后一個儀式,女方族人的長者有序地站在樓頂,手拿著潔白的哈達,唱起藏族敬酒歌長調,深沉而悠揚的歌聲回蕩在村子的每一個角落。隨著歌聲逐漸進入尾聲,接親的人緩緩走進大門,到達大廳后,圍著中柱跳三圈奔放、豪邁的鍋莊舞,表達相逢時的喜悅,稱贊新娘家殷實的家境。跳完三圈后,接親隊和村里的人相繼入座,桌上早已擺滿青稞酒、水果、奶制品、零食、茶等食物,非常豐盛。

吃過晚餐,來做客的人越來越多,開始了羊拉藏族婚禮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卡夏,卡夏是以比喻、擬人、夸張的方式,通過說笑的形式督促一個團體或一個人改變不良習慣。

天逐漸暗下來,接親人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女方家人、朋友會想方設法讓新娘洗頭、化妝、換衣服,若男方帶來的衣服、首飾不盡如人意,村里的年輕人會百般刁難,道歉、說明和動聽的話語在卡夏時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直到接親人拿出打動村里年輕人的錢物,才允許新娘換裝。通過復雜的換裝后,在村里年輕人的簇擁下,新娘、伴娘唱著藏族傳統的酒歌,緩慢而有節奏地走進大廳,對號入座。在新娘、伴娘落座后,接親的人起身送祝福辭和哈達,同時向女方父母獻上準備的服飾,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接著,村里的男女老少開始向新娘送祝福、獻哈達、掛禮等。新娘雙親及族中親友按老、小依次用雙手將捧著的哈達搭在新娘肩上,禮品則放在新娘的面前并說幾句吉祥話、祝福話。在送祝福、掛禮活動結束后,村里的男女老少跳起鍋莊、弦子舞,直到天亮。

次日凌晨 ,接親者在送親者的陪同下,跳完三圈鍋莊舞后,扶著新娘出門。此時新娘早已淚流滿面,新娘的雙親、族人及親朋好友因為舍不得,把新娘往回來,接親的人又把新娘拉過去,重復好幾遍,喧鬧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憂傷、凄涼、惜別的氛圍籠罩著整個村莊。接親的人最終還是把新娘拉走了,將其扶上馬,開始啟程往回走。新娘在半悲半喜中告別生她養她的家鄉,離開日夜相處的親朋好友,開始了她在異地他鄉的新生活。

送親

新娘離開家,往男方家去時,接親、送親的親友開始對歌,先對啟程歌,再對乘馬歌,最后唱告別歌,這些都是送親調,內容多為安慰、祝福,一般是對答式。他們遇山唱山,遇水唱水,一直唱到男方所在的村莊附近。這時,村口的小路上,一群盛裝的青年男女提著酒壺,拿著哈達在等待送親隊的到來,想一睹新娘的美麗容顏。他們排成整齊的隊形,站在小路的正中央,唱著藏族傳統的敬酒歌,主要表達對送親的族人和長者不顧辛勞來送親的感激之情。送親的族人此時也要唱,內容主要贊頌對方村莊干凈、民風淳樸、景色優美等。在接受男方親朋好友獻上的哈達的同時,喝完敬的酒,并回獻一條哈達和贈與一些錢物后,送親的隊伍便齊整整來到新郎家了。新郎家門前的小壩子上,早已座無虛席、人聲鼎沸,壩子的正中央站著一位高大英俊的中年男子,他穿著節日的盛裝,手拿潔白的哈達,鎮定地等待著送親隊伍的到來。男子面前擺著一張藏式桌子,上面擺滿金銀首飾、五谷雜糧、青稞酒、茶葉、糖果等,這里要進行送親過程中最重要的儀式,要對下馬調或稱馬贊。當送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到達壩子后,不會輕易下馬,而是要進行對下馬調。

羊拉藏族傳統對下馬調儀式從天文、地理、歷史講到民俗風情,內容十分豐富,表現方式各異,是集宗教、歷史、社會風氣、時代發展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禮儀之一。當送親使者騎著馬走到桌子前一米左右時,對下馬調儀式正式開始,以對答方式進行。送親使者手持牽馬繩,讓馬左右前后移動來顯示送親隊伍陣容的龐大,在馬移動的同時,開始說:“今天的天陽光燦爛,今天的地國泰民安,天地之間祥云連綿,在天地人和的吉祥日子里,你們的山頂是平的嗎?山中的人尊老愛幼嗎?山底的水是清澈見底的嗎?要走的山路寬而平嗎?舞池的地板堅固無比嗎?唱祝福歌的地方有回音嗎?如果沒有,那我有教養的人不會胡言亂語,有嚴格家教家庭出生的新娘更不會隨便下馬。”

答復者手持哈達,開始答:“我們的山頂草原遼闊,牛羊成群,山中的百姓民風淳樸、尊老愛幼、團結友愛,山底的河水清澈如鏡,可供神靈,要走的山路寬而平,跳的舞池能讓你們滿意,唱祝福歌的地方寬闊而有回音。”

第一輪較量結束,第二輪的較量又開始了。送親使者在簡單地說完路途的艱辛遙遠后,再把自己騎的馬從頭到尾贊美一遍:“我騎的駿馬,頭像遠方的群山,棱角分明,堅硬無比,眼睛像藍色的海洋,清澈如鏡,牙齒像茂密的樹林,脖子上長出的毛直得像松樹 ,前腳直得像箭頭,后腳彎得像弓,耳朵尖得像刀子,馬尾像瀑布一樣,我今天騎來這樣一匹馬是為了什么?”此時按照傳統習俗,答復者要從人類的起源講起,把猿變人的前因、經過、結果講述得淋漓盡致。講完人類起源后,他會講一些送親隊伍路途辛苦,請你們族人下馬進屋的話,同時把哈達獻給送親者。如果送親者不想早早下馬,就不會接受哈達,把哈達還給對方,這樣就得進行第三輪較量。送親使者開始問:“用上好的磚茶做墊子了嗎?用五彩的哈達做帳篷了嗎?用印度上好的鹽把路撒得像下雪一樣嗎?喝青稞酒像大海取水一樣用之不盡嗎?吃牦牛肉像山里挖土一樣越挖越多嗎?”男方的答復者靈機一動,避重就輕,開始贊美桌子上擺放的物品,然后把哈達獻給送親使者。這樣一問一答進行好幾輪,直到送親使者接受哈達為止,對下馬調儀式才算有始有終了。

新娘到了男方家里,門前有手捧哈達和喜酒的親朋好友相迎,送接新娘的親友在門前對酒當歌,祝福新人臨門。進門后,送親的隊伍及親友圍著中柱,跳三圈深沉的鍋莊舞,再按照送親使者、迎親人、新娘伴娘、送親隊伍的順序入座,大擺宴席慶賀兩天。

藏族人家客廳里的中柱,在藏族人心中是神圣的,更是神秘的,傳說中,藏族家庭的興衰與中柱有直接的關系。在藏族婚禮儀式中,在給新人獻哈達之前,要先把哈達獻給中柱,同時要致頌柱辭,講述中柱從哪里來,砍中柱的艱辛,抬中柱的不易和對中柱的期望。傳說中,中柱有3個親人,父親、母親和兒子,中柱的父親是印度的椰子樹,他高大茂密、四季常青;母親是西藏的菩提樹,她柔情似水、招人喜歡;兒子是香柏樹,他朝氣逢勃、欣欣向榮,代表的都是吉祥、美好。

致完頌柱辭,新郎家族的族人、長者和親朋好友開始向新人獻哈達、送祝福、送賀禮,祝福他們新婚吉祥。送親的第三天早上,新娘、新郎同送親的隊伍一起返回自己娘家小住幾天,至此,整個結婚儀式結束。

在娘家的幾天里,新娘要與族人、長者和父母商量陪嫁品帶多少、帶什么等問題,陪嫁品看家庭的經濟狀況而定,多是自愿,沒有標準,服裝、首飾、日用品、牛、羊、馬都行。

責任編輯:卓瑪拉初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一|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合集|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婷婷久久久|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民宅偷窥盗摄|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