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我們總愛談論夢想,像捧著一顆發燙的星星。有人把星星種成了路燈,有人把星光揉進了柴米油鹽。多年后再回望,才驚覺——原來命運早已把答案藏在了路上,那些看似偏離的軌跡,恰恰是抵達的另一種方式。 少時,朋友問我長大后想做什么?我思索許久也想不出。她說長大后想當老師。后來到了初中,因為語文老師的一句評語,說我是個有思想的人,常常給我的作文打上高分。我便在心底埋下了寫作的種子,立志將來當一名作家。再后來,那個朋友因為分數沒過師范錄取分,選擇了護理專業。如今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不平凡的職責。她常常在朋友圈分享和女兒的有趣日常,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熱情和對生活的熱愛。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像杯溫吞水——不算壞,卻也掀不起什么波瀾。這些年在現實里跌跌撞撞,最終發現唯一可以堅持的夢想便是寫作。 另一個初中同學小優,她曾一度癡迷于一名當紅男明星。一件印有那明星圖案的短袖,穿到破了洞也不舍得丟棄。還時常省下飯錢去買他的專輯。幾年后,我竟在網上意外搜到她與偶像合唱、留影的畫面,看著她與偶像合影時發亮的眼睛,突然明白——有些執念不必放下,它會自己長成新的模樣。后來,她到一所山區學校成為了一名教授音樂的支教老師,還時常記錄和孩子們的感人瞬間,讓我不禁為之動容。 我想,只要堅持初心,我們總會抵達想要去的遠方。不管這一路是鮮花簇擁還是荊棘叢生,付出了才不會留下遺憾。所謂的逆天改命,不過是在質疑聲中仍堅持夢想,不向世俗低頭。有些夢想是遙不可及的,唯有孜孜不倦地朝前走,才看得清方向。有些夢想則需要安下心,腳踏實地才能實現。 或許,我們最終抵達的遠方,并非年少時想象的模樣——它可能更樸素,更曲折,卻也藏著意想不到的饋贈。那個想當老師的朋友,用醫術守護著鄉村的晨曦;那個追星的女孩,把對音樂的熱忱化作山區教室里的歌聲;而我,在文字里一遍遍淘洗自己的靈魂,終于明白:夢想從不會辜負堅持它的人,只是以更寬闊的方式成全了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