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人體的生理變化主要是:一是氣血活動加強,新陳代謝開始旺盛;二是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逐漸加強,人的精神活動也開始變得活躍起來。所以,立春后,養生就得養肝。 為何肝是疏泄的,還得養肝呢?中醫師解釋說,古人有句話,“滿則損,缺則盈”,正如同植物在秋冬落葉,收藏營養,春天發芽一般,在經過秋凍的積累能量后,到了春夏,人的筋脈就開始運轉了,人體得開始釋放能量。而肝在五臟中的作用,則剛好是主疏泄、釋放,所以,春天就得以養肝為總的原則。 初春養肝正當時春季保肝護肝養生全攻略(圖) 晚睡早起精神足防病首先要防風 春季養生首先提倡的是晚睡早起。早春時候睡眠上應遵循“晚睡早起,與日俱興”的原則。如何晚睡早起呢?醫學專家認為,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時之前上床,到了早晨,可以比冬季起得早一些,到戶外去散散步,放松身體。在春季時最好開窗通風,把室內的污濁空氣散出去。 春季的氣候特點是以風氣為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風寒邪氣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風溫邪氣致病。所以,春天都為風邪致病。為什么呢?《黃帝內經》說:“風者,百病之始。”因為其他幾種邪氣是借助于風氣侵入人體的,像寒邪、熱邪、濕邪等。尤其是在春季這個節氣,風邪能通過侵犯體表使毛孔打開而進入人體,特別會攻擊人體陽氣聚集的部位,如背部、頭部、上肢等。如果風邪跑到人體表面就會引起蕁麻疹、皮疹、皮膚瘙癢等問題,跑到頭部就會使人頭痛,整天發困,跑到關節上就會引發關節疼痛,跑到肌肉里就會導致肌肉酸痛等等。所以,很多人在春季里感覺到腿重、乏力,就是這個原因。專家提醒,初春時節,特別是乍暖還寒的時候,最好不要過早地減少衣物,仍應該注意保暖,防風。這就是古人說的春捂秋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