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足實際,在謀劃所求中發展 對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開發形式的選擇,香格里拉縣縣委、縣政府突破以往傳統招商引資方式,選擇了一種激發老百姓自主經營、受益的開發模式。首先,花大力,打基礎。政府投資解決了古鎮路、水、電三通和地下管線、公廁建蓋等工程,使泥濘狹窄的古街變得清潔整齊;修復古鎮朝陽樓、龜山古井、轉經筒、月光廣場、博物館、藏經堂(長征紀念館),重喚古鎮歷史文化韻味,古鎮再顯生機。 其次,造聲勢、創品牌。香格里拉縣委、縣政府通過多渠道、多手段,憑借香格里拉打品牌,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展示古鎮文化,民族文化,傳統手工藝等,2005年,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拉躋身于中國十大魅力民族風情古鎮之列。支持和鼓勵原住居民依照修舊如舊原則重修老屋,保留原有建筑風貌。將古鎮原來空閑的四方街公共用地墊修改建成多功能廣場,白天用作小商品買賣場所,拓展古鎮就業渠道;傍晚為集健身、群眾歌舞娛樂為一體的場地,既為群眾提供了公共活動場所,又借此展示了獨具韻味的古鎮民族歌舞風情。 最后,重管理,謀發展。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設立專門古城管理委員會,頒布實施《獨克宗古城保護管理實施細則》、《獨克宗古城管理辦法》以及在省人大常委會上通過的《古城管理條例》。對古城建筑、街道衛生、商家經營、居民行為和公共服務等都建規章、重規距,使古城步入有條不紊的良性發展中。思路決定出路,這樣的開發模式無疑體現出政府部門向服務型政府的轉換,從而使這座千年古鎮再現生機和活力。原住居民重回古鎮居住,有的自己經營餐飲、酒吧、客棧,有出租老屋謀生。家家生意興隆,人人安居樂業。增加了群眾收入,使古鎮擺脫了貧窮,擺脫了落后,并步入小康。現在古城內游人絡繹不絕,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欣慰。 三、以人為本,走科學發展的道路 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的發展模式,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正是發展與民生的有機結合。 (一)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獨克宗古鎮的開發原本可以有多種模式:如由政府統一征用的模式;由政府和開發商聯合另覓福地興建“古鎮”的模式等。無疑這將產生更加巨大的GDP,但對古鎮原住民可能造成無業化、貧困化。由此社會矛盾可能暫時沉淀,但毋庸置疑,我們最終將以更加巨額的代價來解除這些矛盾所可能帶來的危機。獨克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這種可能的隱患。 (二)它是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文化雖然可以“打造”,但作為對產業有巨大推動力的魅力文化,它有深厚的歷史基礎、民族基礎及久遠的傳承。生態經濟首先必須建立在原生態基礎之上,并由多元力量共同推動。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發展模式正應適于這一規律,于是才具有遠景的追求。 (三)、彰顯了人民主體地位。香格里拉獨克宗古鎮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已是現實。獨克宗的未來飽蓄著人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關鍵的還在于黨委決策、政府行為與人民行動的密切一致性,這樣我們的事業得到人民的支持與和諧,達到事半功倍。(松永珍/文 王勁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