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學生為就業寧愿“白干不拿錢” 此種做法將導致勞動者和企業權益雙雙受損 圖為大學生求職表情。 許康平 攝 大學生“零工資”求職現象升溫 “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 “我可以考慮3個月內不要工資,只要你們愿意給我一個試用的機會,3個月以后,如果公司覺得我可以,再按照公司規定給我工資……” “三個月內的基本生活費用,你怎么解決呢?” “我父母已經答應,他們會幫助我。” 在近日舉行的西南民族大學雙選會上,一名瘦高精明的男生對面試人員如是說。 記者在面試之后采訪了這名藝術專業畢業的學生,他學的是廣告設計,四川綿陽人,姓盧。盧同學說:“現在很多單位用人都需要工作經驗,這是我們最缺乏的。加上今年招聘人的單位少,就業壓力大,我想,只要單位愿意接受我,雖然3個月內不要工資,但只要自己努力,得到對方的認可,就能得到這份工作。” 他告訴記者,當天自己投出了17份簡歷,主動向對方提出“零薪酬”的單位有8家,“都是比較好的單位”。 盧同學還說:“我們一個班有50多位同學,其他人我沒有問,但是我了解到,我們兩個男生寢室里,有一半以上的同學能接受‘零薪酬’。” 據了解,“零工資”求職現象在各地都有發生。 12月13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某高校正在舉辦金融類招聘會。一名求職男生告訴記者,“我從開學就已經在投簡歷了,可基本沒有什么回音。現在我不管給多少工資,也不挑企業的規模大小,先找個工作再說。”記者發現,很多學生都在簡歷上標明“實習可以無薪”。 12月13日清晨不到6時,許多上海大學畢業生就提前近3小時排起了長隊,當日參加應聘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共有數萬人。個別學生表示,只要有發展機會,短時間內就算是“零工資”也可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