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共迪慶州委七屆三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張登亮 ( 2012年7月19日) 這次全委會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各項任務,深入討論研究加快發展問題,動員全州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把思想進一步統一到抓機遇、謀發展、促跨越的大勢上來,以更大的勇氣、更強的魄力、更優的舉措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下面,我受州委常委會委托,向全委會作工作報告。 一、認清當前形勢,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迪慶經濟在新的起點上推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之年,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分析研究清楚上半年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形勢,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對于確保迪慶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順利實現全年目標關系重大。 (一)認清形勢,要充分看到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的良好態勢。年初以來,全州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穩中求進、好中求快、變中求新”的總體要求,堅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擴大投資消費、發展實體經濟、推進城鄉統籌、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開放、維護社會穩定為工作著力點,突出重大項目,強化措施落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化解影響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和各類矛盾,全州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發展的態勢。預計上半年全州生產總值達37.9億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1671元,增長19.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440元,增長11.97%。一是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快推進。我們堅持擴大投資規模與優化投資結構并舉,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支持,多方籌措資金,小中甸水利樞紐工程、500千伏建塘輸變電工程、滇川通道建設等一批有效促進基礎改善、結構調整、推動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加快推進和落實。二是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繼續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繼續實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和地方政府債券中低產田地改造項目,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金沙江沿線小春青稞和大春煙草種植、“兩江”干熱河谷葡萄種植、高半山區藥材和高原馬鈴薯種植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順利推進,新建成小春青稞基地1.7萬畝,大春煙草基地1.76萬畝。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引進了廣州香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實力的企業。三是新型工業化邁出新的步伐。積極抓好普朗、羊拉、慶福等重點礦區建設,實施園區升級工程,加快老虎箐、格咱、攀天閣等工業園區建設步伐,提高礦產業附加值。加快境內“兩江”開發,抓好電網建設,通過積極爭取,國家已經批準南方電網公司對口幫扶我州的一個縣,并在電價優惠、電網改造以及電量外送上給予迪慶特殊支持,為從根本上解決迪慶電力供應不穩定和電網滯后的問題,推動新型工業化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四是以旅游業為主的服務業加快發展。通過普達措國家公園創建國家5A景區,帶動五大國家公園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全面提升迪慶旅游品質。積極開展旅游市場綜合整治,加強旅行社和導游管理,不斷提升旅游產業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上半年,全州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409.17萬人次,同比增長19.77%,實現旅游總收入40.2億元,同比增長53.45%。在旅游業的帶動下,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服務業實現蓬勃發展。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我們把財政支出更多地向公共服務和困難群體傾斜,繼續實施了游牧民定居、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農村危舊房改造等一批民生項目。加快推進集中辦學,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統籌解決學校安全保障及學生食、住、行、營養餐等問題。加強鄉(鎮)文化站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啟動實施了100個村文化室改建項目。鞏固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成果,完善婦幼保健、疾病預防、社區衛生服務等醫療服務的信息網絡體系。擴大城鎮職工“五險”覆蓋面,逐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并軌對接、應保盡保。積極推廣“貸免扶補”創業模式,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工作穩步推進。六是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進一步鞏固。我們堅持不懈地維穩定、建和諧、聚人心,支持人大和政協履行職能,推進依法治州。將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與做好群眾工作有機結合,開展了“‘四群’教育,千名干部進村入戶促跨越”活動,群眾工作和社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達賴集團與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 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健全,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進一步鞏固。 (二)認清形勢,要清醒認識當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和主要原因。當前,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是穩定健康的,但從幾個主要經濟指標的增幅來看,要實現年初確定的發展目標,形勢不容樂觀。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州生產總值增幅回落了7.6個百分點,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了14.06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下降了3.89個百分點,究其原因,客觀上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影響,主觀上與我們工作推進不力、落實不到位有直接關系。從國際國內看,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仍在持續,去年又爆發了美國國債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世界經濟總體上仍處在低迷狀態。受世界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國大部分省市區經濟發展主要指標的增幅都不同程度出現了回落,經濟運行出現下行的趨勢。從我州來看,影響經濟社會實現快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依然很突出。一是投資持續較快增長的后勁不足。我州經濟發展主要還是依靠投資拉動,投資增長緩慢直接影響了我州經濟的快速發展。今年以來隨著香德二級油路、德維(塔)二級油路等重大項目建設收尾,對全州投資的支撐力已急劇減弱。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國家對項目審批較為嚴格,環評、土地等要素保障問題仍制約著部分項目快速推進,前期工作審批周期較長,麗香鐵路、麗香高速公路、“兩江”水電開發中幾個大型水電站、普朗銅礦等重大項目能否按計劃完成前期工作并開工建設形成投資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加之部分開工在建項目資金到位率低,項目建設進度緩慢。因此,收尾項目多、開工項目少、在建項目推進遲緩是投資增長不快的主要原因。二是工業經濟快速增長乏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上半年,全州工業總產值完成13.95億元,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9.29個百分點。礦、電是我州的主要工業產品,今年以來由于國內需求不足、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銷售增長乏力等制約,部分礦產業企業停機停產或減少產量。水電產業由于季節性來水不足、外送通道制約和州內用電量不足,導致部分發電企業棄水限電。受國內、省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一園六片區”內招商入園企業少,工業項目難以落地。企業融資難、生產成本高、投產難、效益低,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是當前工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三是各級組織駕馭經濟推動發展的能力有待提升。領導干部是推動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的領路人。當前,我州經濟增長緩慢,有其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原因。在這個矛盾交織和疊加的特殊時期,就更需要我們各級干部認清形勢,理清思路,找準問題,制定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攻難點,抓突破,抓具體,具體抓,樁樁實事,匯成大事,在實戰中不斷提高自身適應和駕馭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帶領和引導全州各族干部群眾搶抓機遇,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三)認清形勢,要緊緊抓住推動跨越發展的有利機遇。我州是全國藏區發展和穩定的一面旗幟,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全州各族人民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州雖然多年保持了經濟快速增長,但起步晚、總量小、底子薄、積累少、實力弱的狀況依然沒有根本改變,迪慶的發展只能快不能慢,否則我們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當前我州經濟發展形勢嚴峻,但我們更要看到當前經濟指標下滑的態勢是可控可調的,只要我們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就可以扭轉局面。我們還要看到,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繼續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我州經濟發展仍然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云南建設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給我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國家和省對藏區發展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我州得到的政策支持將更加有力。目前,國家發改委關于“十二五”支持新疆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四川云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設項目方案已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出臺,《規劃》中明確了國家對云南藏區“十二五”期間總投資達786億多元的103個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抓好這些項目的落實,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迪慶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更高水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迪慶的發展,省政府將于近期召開促進迪慶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專題會議,在加快發展上給予我州更多的支持和傾斜,為我州經濟社會實現新一輪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我州資源豐富,人杰地靈,通過多年的發展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迪慶特點的發展路子,經濟社會始終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多年積蓄的發展潛力開始逐步釋放,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重點產業發展項目即將建成投產,為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還有一支忠誠可靠的優秀干部隊伍,在挑戰面前,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謀發展、促發展的工作勁頭足,精神狀態好,我們完全有信心打贏加快發展這場攻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