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一”建設移民放心工程 記者在達日采訪期間,剛到達日入駐的移民遇到了許多難題,項目指揮部一班人的電話整天響個不停。 “家里門打不開了,幫忙一下……” “衛生間里的洗臉盆怎么用,水老下不去……” 接到電話,指揮部總會派人去幫他們解決,并且不厭其煩地反復教給正確的使用方法。 從指揮部成立到現在,最繁忙的莫過于一直在一線指揮的副指揮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桂蘭,即便工作需要到縣城,也是簡短的一兩天就匆匆趕回。縣城的家反而成了旅社。 一同采訪的德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韋國棟對記者說:“我和李副主任是兩對門,從去年開始,我就看不到她的身影了!” “這不是一般的建設工程,我們不敢馬虎啊!”李桂蘭說:“家里蓋房子都沒有像這樣操心過。” 從指揮部組建描繪搬遷點藍圖,到工程基本竣工,短短不到兩年時間,項目指揮部創造了德欽建設史上的多個“第一”:單項房屋造價每平方米只有1100元,全縣最低;實際建設時間不到一年,同類工程中速度最快…… 其實指揮部工作人員不算多,從縣級部門和羊拉、奔子欄兩個鄉鎮抽調的人員總的加起來才12人。可緣何他們能取得這樣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是六個一工作法幫的大忙!”李桂蘭說。 一線蹲點、一線辦公、一線指揮、一線協調、一線督促、一線落實,把項目涉及的征地協調、房屋、水利、道路、綠化等建設任務進行科學分解,對點對人落實到相關部門和指揮部成員上,這就是指揮部采用的“六個一”工作法。 說到底,“六個一”工作法就是強烈責任心的表現,談到指揮部的成員,搬遷戶們無不伸出大拇指,和指揮部打交道最多的村組干部有著更深的感受。為了降低安居房建設成本,安居房建設實行包工不包料,指揮部多次就鋼材、水泥的采購征求村組干部意見,在每個施工關鍵節點,都會邀請搬遷地村組干部和在工地務工的搬遷戶實地查看,直至他們滿意,才開始下一道工序。 為了節約建設成本,指揮部想盡了一切辦法,當地砂石多而且便宜,指揮部就邀請了磚廠老板到施工現場辦廠。可一年下來,老板卻沒賺什么錢,原因是指揮部提高了混凝土磚的灌注標準,平時用一包水泥的,指揮部非要求用一包半;可以用325水泥的,指揮部非要求用425水泥,很多工人還得用當地的…… 統一是項目建設中的又一大特色,這就是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建設標準、統一購買材料、統一竣工驗收。“說實話,統規統建比自建辛苦多了,但是建設速度、建設質量、建設成效都比其他移民搬遷點好多了,老百姓的滿意度、老百姓的口碑是我們感到最自豪的”指揮部的干部對記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