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沅局環志站在山頂,白天也常被大霧籠罩,氣溫很低。 ??? 全面保護 鳥道下搭帳篷為鳥“護駕” 在紅河開遠碑格鄉大黑山埡口,每年也有許多候鳥飛過。自從去年在鳥道下搭起帳篷,并設立了檢查站后,候鳥休息站再也沒有捕鳥盜獵者的身影。 碑格鄉所在的左美果村,海拔2400米,村子兩邊是連綿的高山,由此在兩山之間形成了一條獨特的走廊。村子南面兩公里左右就是大黑山埡口,埡口最高處海拔2700米,整片區域植被茂密。由于海拔突升,又加之自然環境極好,這里成了候鳥遷徙過程中的一個休息站。雖然此處距開遠城近40公里,并且交通也不方便,但是,2012年,有愛鳥者報料稱,在候鳥遷徙期間,有人晚上在此處的山林中捕殺候鳥。 此事經包括晚報在內的媒體曝光后,引起林業部門高度重視。林業執法人員在大黑山埡口片區詳細巡查,確實發現了一些盜捕者的蹤跡,也發現了一些藏于草叢中的捕網,但沒有抓到捕鳥者。 去年候鳥遷徙開始時,開遠市林業局抽調人員,進駐到了大黑山埡口,對候鳥給予了全天候的守護,并且在此處的鄉村道路上設立了左美果村檢查站,對來往此處的可疑人員進行檢查。 開遠市森林公安局刑偵中隊隊長汪金寬介紹:去年組成的護鳥隊共有3組,每組4人。護鳥隊在山埡口處找到一處煤礦廢棄的工棚進駐守候,每組人員除輪流進行3天24小時守候外,還要進入到周圍片區的山林中進行巡查。駐山守候一直到11月候鳥遷徙結束。林政科副科長杜勇介紹,雖然條件艱苦,但大家也在守候中得到了許多樂趣,晚上打著手電到外上廁所,有鳥兒會朝著燈光飛到人身邊停下。 經過一年的守候觀察,大家發現,在白天,因遷徙候鳥飛得高,鳥道上其實也看不到太多的鳥。但是,如果是霧天,特別是只是埡口處有大霧而它處無霧時,飛鳥突然進入到濃霧中,就容易迷失方向,有的飛累了還會停到樹林中休息。 今年9月,碑格林業站站長李文華帶著3人把守候帳篷設在了路邊。李文華說,自從設立了檢查站和有人在這里守護后,再也沒有人到此捕鳥了。李文華稱,在這里每天早上4點多就能聽到旁邊山林中很多鳥在叫喚了,見到的有白鷺、蒼鷺等,還有許多叫不上名。 杜勇介紹,這兩年通過觀察,到開遠羊街、大莊壩子和三角海的鳥類都有所增多,鳥的活動范圍、種類和數量都有所增加。除了在此守護外,平時林業工作人員也會到市場巡查,碰到賣鳥的都會進行收繳和放生。從去年至今,查獲放歸的鳥類有400多只。 在大理巍山縣,為了更好保護鳥類的遷徙,除了進行宣傳外,當地對亂捕、亂獵、亂食野生鳥類等違法犯罪活動進行了嚴厲打擊。對轄區內野生動物遷徙通道、野生動物集群活動區、馴養繁殖場所、餐館和酒店、花鳥市場、藥用野生動物原材料集散地等進行專項檢查,打擊非法收購、出售、販賣經營加工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據了解,巍山縣鳥類環志站建于1997年,2005年,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近年來,縣林業局在每年9月~11月候鳥南遷時到鳥道雄關開展鳥類環志工作。自1997年鳥類環志工作開展以來至2013年,已累計環志鳥類189種39879只。其中:2003年10月15日捕獲的一只秧雞科鳥類,經鑒定確認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花田雞,系云南省鳥類種新紀錄。2008年環志的鷹鵑2011年在玉溪新平回收,因重建環志站房屋,今年未開展鳥類環志。 在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如今金山埡口和打雀山已成為重要的鳥類監測點和環志研究點,千古鳥道依然迎送著那年年守信的候鳥以及心馳神往的游客。 “在哀牢山中,生活著綠孔雀、黑頸長尾雉、棕背田雞、灰頭鸚鵡、綠翅金鳩等鳥類,我們最近還發現了赤胸啄木鳥,前來新平旅游和觀賞鳥類的游客也一直不少。除了本地的,還有不少昆明或者外地的游客。”環志工作人員介紹,“來哀牢山自然保護區的游客多了,說明新平的環境好,鳥的品種多。但最近我們在工作中,也發現有個別的游客或者村民還是會因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對鳥兒的生活造成影響。比如從車上喝完就丟棄飲料瓶,大聲喊叫或丟石子將鳥兒驚起,這樣就算拍到了照片,也沒有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