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摘錄】傾情傾力做好托底工作,不因事難而推諉,不因善小而不為,要讓每一個身處困境者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族鄉衛生院副院長資艷萍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遠在3000多公里外的父老鄉親。 ?多年在基層醫療一線工作,資艷萍目睹了很多鄉親因病致貧的痛心案例。“此次居民醫保增加,一半用在大病保險上,為貧困地區群眾健康‘托底’,家鄉群眾都拍手叫好。”她激動地說。 把群眾最關切最煩惱的事一件一件解決好。政府工作報告中一系列惠民政策令人感到溫暖和振奮。在討論中,一些住滇委員關注了貧困地區群眾就醫難問題。 “當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滿足不了新時代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健康生活的需求。”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楊洋參與并見證了云南深化衛生體制改革的諸多工作。她把聚焦點更多地對準了貧困地區,建議加快貧困地區、偏遠地區的醫療信息化建設,通過遠程診療讓群眾少跑腿,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百姓痛點應成為改革著力點。”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云南省委員會主委楊曉紅希望通過加快建立區域醫療聯合體來緩解基層群眾看病難題。她建議推動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充分發揮中央、地方、軍隊、社會各類醫療資源作用,分區域、分層次組建多種形式的醫聯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和邊遠貧困地區流動,鼓勵公立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醫療、遠程培訓等服務。 ?楊曉紅帶來了一份《關于高度重視貧困農村精神衛生健康工作的提案》,針對農村精神病患者增多、基層醫院精神健康醫生設備缺乏等問題,她建議對各縣農村精神病情況進行普查匯總,摸清農村精神病患的基本情況,加大縣級精神病專科醫療設備、醫生的培訓的投入力度,市、縣、鄉鎮建立相應的精神病患者分級診療管理防控機制。 “鄉村醫生直接承擔著農村居民基本醫療、疾病預防控制、健康知識宣傳等工作,是農村衛生和健康扶貧工作的中堅力量。”全國政協委員、怒江州副州長丁秀花委員呼吁提高深度貧困地區鄉村醫生待遇水平,確保健康扶貧工作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從遠程診療到建立醫聯體,從關注貧困群眾精神健康到提高貧困地區鄉村醫生待遇,委員們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打通醫療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讓貧困地區群眾也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云南日報 記者?尹瑞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