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初 日前,記者驅車從德欽縣城出發,沿著國道214線向北行駛,到向陽橋附近車頭向左一轉,便向山上駛去。貼著山腳的河溝走了一段,過了一片很大的核桃林,車轉向,在山壁上來來回回地繞了幾個彎道,便到了海拔2700多米的瑞瓦村民小組。 進村的路雖不算寬闊,但都是水泥硬化路,且路面都很干凈。這條近5公里的通組公路完全是在幾乎垂直的崖壁上盤旋上去的。在快接近青岡林帶的地方,山壁忽然向后一靠,留出一片開闊的斜緩平地,瑞瓦村民小組就建在上面。瑞瓦村民小組隸屬于佛山鄉魯瓦村委會,共有25戶,100多口人。村舍集中在靠北的低丘上,其它平地則形成了田地。 進戶的600米衛生路到了村間便像散開的繩頭,向各家各戶門前伸展而去。進戶的600米衛生路段上放置著寫有人名的牌子。 村支部書記、組長江初說:“衛生路分段給每家每戶,負責路面衛生。這段衛生路是由州民宗委實施的民族團結示范村建設項目,總共投了170萬元。”原來,從通組公路起點開始,全組17名黨員分段負責路面維護,每年黨支部還評選出兩名公益事業“五好黨員”。難怪這種連綿不斷的雨水天氣里,路面清理得如此干凈。 江初帶著大家參觀黨群活動室。黨群活動室是兩層鋼混結構,一層是集體活動室,二層是支部會議室。在一層活動室的北面墻壁上貼著一幅手繪圖畫,畫面上一支轎車車隊駛進村子,村里的男女盛裝打扮,手里捧著哈達和美酒列隊迎接,一對漢族戀人在這里舉辦藏式婚禮,村民們按照藏族婚俗禮儀,擺開酒席,講說“丹協(祝福辭)”,人們跳起卓(鍋莊舞)進行祝福,跳起熱烈奔放的“瑞(弦子舞)”,盡情歡樂。 江初介紹說,這幅畫是會計斯納尼瑪的兒子根據去年在村里給廣西一對戀人舉辦的一場婚禮畫的,村民們認為這是村里的一種榮耀。他們認為,人家可以在大城市里風風光光地舉行婚禮,干嘛要千里迢迢地跑到咱山村里來?對于這件事,村民們提到了斯那扎西,斯那扎西早年到西藏跑松茸和藥材生意,認識了在西藏察瓦龍旅游的上海人劉杰文,兩人一來二往交成了好朋友。兩人與村里商量后,在瑞瓦山上修建了“雪山人家”客棧,在網絡上招募“雪山人家”家庭成員,開展眾籌活動,僅一年時間便有600多人注冊入戶。他們在深圳成立了“雪山人家”俱樂部,專門開發瑞瓦的山地特種旅游。他們還開發電商,從村民手中收購蟲草、貝母等野生名貴藥材進行網絡銷售,村民得到的電商收益比在當地市場出售要多。村民們說,這是燦爛的民族團結之花結出了豐碩的經濟之果。 村民斯納尼瑪說:“我們這里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這條古道是藏族、漢族、納西族、白族一起開辟出來的,如果沒有民族間的緊密團結,能開出這樣的一條道路嗎?” 參觀完黨群活動室,跟著江初去了他家。他家大門門框是藏式的,門頭卻是白族式的。現在藏漢白融合的民居在德欽屢見不鮮了,多是因為戶主請了白族或者漢族建筑工人修建房子,工人們在藏式建筑中加進了自己民族的建筑樣式。進到院中,鋪了甬道,兩邊修了對稱排列的三組圍塘,栽著辣椒、蔥、白菜、番茄等蔬菜。正前方是廚房兼客廳,左手邊是一棟面闊四間的兩層樓房。 江初一家六口,他是從西藏察瓦龍入贅過來的。二女婿楊海辭是大理鶴慶縣的白族,楊海辭今年36歲,2004年瑞瓦村民小組修建飲水管道,施工隊請他來擔任技術員。江初的二女兒丹錯卓瑪在工地上打工,給工人們做飯,兩個年輕人一見傾心,就在這一年,楊海辭入贅到丹錯卓瑪家當了上門女婿。村民們對楊海辭交口稱贊,說他勤勞、肯吃苦、頭腦靈活、為人親善。江初家原來比較窮,自從楊海辭上門之后,家庭境況很快有了改觀,現在已經成了村里較富裕之家。 目前,楊海辭在德欽縣城開了“德欽新時代家政公司”和“德欽新逸裝飾裝修公司”,在縣城買了房子,在香格里拉、麗江也購置了房產,在大理還買了鋪面,丹錯卓瑪也在德欽縣城開了服裝店。 平時兩口子用藏語交談,很難相信這是一個白族人。楊海辭說,除了“當協”(藏族傳統祝福詞)還不能完全聽懂外,日常用語都是講藏語,兩個孩子也是,平常從小學說的都是藏語。“講藏話,和家人還有當地人溝通交流方便。” 楊海辭在話語中對岳父岳母深懷感激,他說:“爸爸媽媽對我很好,有時我兩口子因為一些事情爭吵,明明是我錯了,不占理,他們還是向著我,我知道,他們不是在護短,而是在愛護我,想到這些,我心里很慚愧。” 丹錯卓瑪心里也很坦然,她說:“當時內心覺得很委屈,覺得父母不公平不公正,明明是他錯了,還護著他,但是,爸爸媽媽過后會對我說,做人要有寬容之心,要學會諒解別人的錯誤,這樣兩口子才能和和氣氣,一家人才能和和睦睦。通過爸爸媽媽這么一說,我覺得也對,他大老遠來到這山上做女婿,做這個家的頂梁柱,實在不容易,我應該多體諒他。” 有一種現象還困擾著楊海辭,就是這里的村民愿意學建筑活兒的很少,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手藝,人可以從傳統的工作方式中解脫出來,況且這門手藝收入還挺可觀。于是他暗下決心“得好好引導引導,把觀念轉變過來。” 在瑞瓦村民小組,像楊海辭一樣的大理鶴慶白族上門女婿還有7個。在縣民族文化工作隊工作的古牧次里也娶了一位大理的漢族妻子,在縣城開手機店。有人同村民開玩笑說,瑞瓦村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藏族村了,可以改名叫瑞瓦鶴慶村了,村民們便開懷大笑著回答說:“是嘍是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