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瀾滄江的晨霧尚未散盡時,栗樹鄉大村的坡地上已躍動著忙碌的身影。村支書羅維全蹲在一株掛滿青果的堅果樹下,指尖拂過飽滿的果實,笑意盈盈:“你看這新掛的果,又大又圓,今年咱們村的‘錢袋子’肯定更鼓。”這份底氣,源于去年堅果產業為村民帶來的135萬元收入——不僅鼓了家家戶戶的口袋,更讓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 ![]() 羅維全的自信,離不開村里創新的堅果合作社模式。通過“企業訂單收購+合作社統一運營+農戶參與分紅”的產業鏈條,大村堅果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以前自家種的果子要么賣不上價,要么愁銷路,如今合作社統一教技術、找市場,揣著訂單種果樹,心里踏實!”村民們的心聲道出了產業升級的實效。 ![]() 放眼全鄉,2.49萬畝堅果樹沿瀾滄江岸鋪展,宛如給青山系上“綠色腰帶”。標準化、科學化管理讓年產量穩定在2000噸以上,2024年更以2422噸青皮果創下1900萬元產值,帶動3000多戶農戶日子“隨果紅火”。曾經的荒山如今郁郁蔥蔥,2025年新枝掛果的景象更預示著“綠色銀行”的持續擴容。 ![]() 從不起眼的小堅果到富民強鄉的大產業,栗樹鄉正以堅果為筆、以生態為墨,在瀾滄江畔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隨著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群眾收入有望再創新高,這片土地上的“綠色答卷”,正成為鄉村振興可學可鑒的生動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