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茶馬古道上的鳳慶縣魯史鎮,不僅承載著悠久的商貿歷史,更銘刻著深厚的紅色基因。曾經“解放軍120團”進駐的紅色革命事跡,一直催生著后輩們前赴后繼進軍營。如今,有一對親姐妹先后投身部隊去當兵,“姐妹兵”的事跡在當地成為一段美好的勵志佳話。 姐妹倆出生在魯史鎮沿河村甘家小組,姐姐甘勇貞,懷著對軍營的向往和對家鄉紅色歷史的崇敬,正在讀大一的她,于2019年9月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在校大學生身份入伍,服役于某省軍區,2021年9月光榮退伍后重返校園繼續學業。妹甘勇銘,2022年考入昆明醫科大學。深受姐姐榜樣力量的感召和家庭愛國情懷的熏陶,同樣在讀大一的她,于2023年9月緊隨姐姐步伐,以大學生身份應征入伍,現服役于南部戰區某部。姐妹倆攜筆從戎的經歷,正是魯史鎮優秀青年學子將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行的生動寫照。 談及入伍初心,姐姐甘勇貞深情回憶:“從小聽著‘解放軍120團’在魯史的故事長大,軍人的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心里。2018年,我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南沙群島官兵們說的一句話‘讓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徹底點燃了我參軍入伍的火種,因為我覺得自己能夠吃得了這份苦,無論性別,不懼犧牲,負重前行這條路,我一定要走一走。”這份源自故土滋養的理想和誓言,成為她克服困難的強大動力。 妹妹甘勇銘的選擇同樣堅定。“姐姐講述的軍營故事、經歷的成長蛻變,讓我真切感受到軍旅生涯的非凡意義。我也要向姐姐那樣,在最熱血的年紀為國防事業做貢獻,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勇敢擔當的人!”報名應征時,妹妹的眼神充滿堅定。 面對女兒們堅定的選擇,姐妹倆的父母都展現了無私的支持。“讓女兒去當兵,報效國家,一直是我和她媽的心愿。我們雖然文化不高,但懂得‘有國才有家’的道理。”父親甘鳳軍的話語樸實而有力:“看到勇貞那么堅持,我們做父母的,再難也要想辦法支持!孩子有志氣,我們打心眼里高興、自豪!” 父母的開明、堅定與深沉的家國情懷,為姐妹倆的軍旅夢想鋪就了溫暖的基石。 如今,姐妹倆在各自的人生“戰場”上努力奔跑。姐姐甘勇貞退伍后,已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她表示:“部隊的經歷是我最寶貴的財富,鍛造了我的意志和品格。未來,我希望能將所學專業與社會需求結合,在家鄉或需要的地方貢獻力量,若有戰,召必回!軍人本色永不褪。” 正在軍營服役的妹妹甘勇銘,在“八一”前夕給家鄉發回飽含深情的回信:“目光所至,皆為八一,五星閃耀,皆為信仰。光榮在于平淡,艱巨在于漫長。選擇了軍營就要甘于奉獻,穿上了軍裝就要珍惜榮譽,走上了戰場就要沖峰陷陣。” 巾幗何須讓須眉?甘勇貞、甘勇銘這對來自茶馬古道的姐妹花,用“知識青年”的智慧與擔當,在綠色軍營中綻放著別樣風采。她們是紅色基因的自覺傳承者,更是新時代愛國奉獻精神的生動詮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