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在迪慶高原的原始森林中,一朵朵松茸悄然破土。作為品牌價值43.32億元的“香格里拉松茸”核心產區,迪慶州正經歷著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的深刻轉變。當地創新構建“生態+科技+社區共管”松茸保育促繁模式,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同時收獲金山銀山,為高原特色資源保護與利用提供了可復制的“迪慶經驗”。 生態為本,筑牢產業根基 迪慶州森林覆蓋率高達63.98%,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優質的松茸資源。為守護這一“綠色寶藏”,州政府先后出臺《迪慶州食用菌產業“3510”發展規劃》《迪慶州野生食用菌資源保護管理辦法》,并發布國內首部《香格里拉松茸保護與利用白皮書》,建立“科學采集、永續利用”長效機制。通過劃定保育區、規范采集標準,嚴禁采集童茸和開傘松茸,確保松茸資源有序利用。 科技賦能,解鎖增產密碼 在云南大學等科研機構的支持下,迪慶開展松茸保育促繁技術攻關,建成5個野生菌保育基地,推廣面積達2.5萬畝。通過“封山育茸”“包山擴繁”等模式,限制人類活動干擾,為松茸創造原始穩定的生長環境。 以吉迪村義思村民小組為例,該村通過“一村一所二企”合作模式,建立2500畝示范基地,核心區松茸增產超20%,輻射帶動周邊6000畝產地,包山農戶戶均增收超2萬元。 社區共管,激活內生動力 迪慶創新推出“企業+科研機構+農戶”共管機制,村民享有包山區域松茸所有權,企業支付管護費用并溢價收購優質松茸,科研機構制定科學采收標準。同時,建設規范化松茸交易市場,出臺采集禁令,確保松茸品質。這種“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模式,既提高了村民保護意識,又實現了資源增值。 文化引領,凝聚保護共識 近年來,迪慶深入挖掘松茸采集歷史與傳統習俗,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增強社會保護意識。 州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松茸是自然的饋贈,更是香格里拉文化的載體。我們既要讓村民端穩‘生態飯碗’,也要讓子孫后代繼續享受這份山珍?!比缃瘢?、企業與社區三方合力,正推動松茸產業從“靠山吃山”向“養山富山”轉型。 當前,迪慶松茸產業已形成保育、科研、加工、銷售全鏈條體系,品牌價值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松茸保育促繁的實踐也再次證明:守護綠水青山,方能收獲金山銀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