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迪慶大地上 一場圍繞農業產業升級的變革 正悄然展開 我州聚焦適度規模化、科技化、標準化、品牌化、集群化開展獎勵補助,探索出“聚焦五化提升五力”獎補支持模式,以先建后補的兌現方式,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注入了強大活力,有力促進了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2024年,我州累計向各類經營主體兌付獎補資金3328萬元,惠及163家企業、172個合作社、16個家庭農場,聯農帶農總戶數達44346戶,帶動利益聯結對象戶均年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獎補資金如同一股清泉,讓眾多經營主體和農戶從中受益,為農業發展帶來新希望。 適度規模化:提升龍頭帶動力 我州以提高優質原料基地規模化水平為目標,對擴大農業經營規模行為實施獎補支持。支持土地流轉,對年內流轉300畝以上土地、簽訂3年以上流轉合同的經營主體給予獎補。2024年,各經營主體累計流轉土地超過4.5萬畝,帶動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3.6萬余人,戶均純收入增加1萬余元。這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還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 支持訂單收購,鼓勵經營主體通過訂單收購方式與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系,構建“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格局。德欽縣阿青瑪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通過訂單收購的形式帶動800余戶農戶戶均增收3500元。 支持規模化經營,按照當年擴大種植、養殖規模的實際指標給予獎補支持,2024年,規范了眾多專業合作社、保種基地、養殖基地和優質釀酒葡萄基地、中藥材綠色有機基地建設,進一步增強了經營主體的帶動能力。 科技化:增強核心競爭力 我州鼓勵加大科研投入,開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創新。支持科技創新,組織實施農業科技項目,對突破核心技術、取得科技成果、實現轉化應用、獲得科技獎項的農業經營主體給予獎補支持。目前,我州已突破技術難題21項,研發新技術、新產品24項,推廣先進技術50項,建立示范基地2457畝。 支持平臺建設,搭建各類創新平臺,鼓勵建設星創天地等農業創新平臺。迪慶香格里拉凈土農業星創天地等4家企業建設示范基地2092畝,建立電商平臺10個,入駐創客105人,入駐中小微企業22家,引進創業導師20人,獲發明專利77項。2024年,運營機構銷售收入達1.6億元。此外,依托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組團式”科技服務力量,推進中藥材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壯大中藥材產業發展。 標準化:強化安全支撐力 我州以建設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為目標,強化全產業鏈的安全保障。支持完善技術規范,按照“有標采標、無標創標、全程貫標”的要求,推進產地環境、投入品管控、農獸藥殘留、農產品加工、儲運保鮮等生產加工環節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標準化生產加工體系。2024年5月,香格里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格里拉龍峰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順利通過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省級驗收。 支持標準制定修訂,鼓勵在種養、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標準制定修訂,完善地方標準,建立完善農產品追溯體系。2024年,制定和推廣藏雞、藏香豬、牦牛三項地方標準,涉及16個部分農業標準化技術規范,有效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 品牌化:拓展市場開拓力 為樹立一批帶動力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排頭兵,我州支持主體認證,對年內認定為重點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示范家庭農場和標準化示范場等經營主體給予獎補支持。全州有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2家,認證“三品一標”產品210個、全國名特優新產品10個。 支持品牌創建,通過發放品牌打造獎補,推動產業升級。全州26個品牌入選“綠色云品”目錄名單,建設“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72個、規模養殖場175個,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上江鄉入選農業產業強鎮,迪慶藏豬、尼西雞等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維西糯山藥、黑谷米、傈家烏雞等納入國家優質資源保護品種目錄。同時,鼓勵借助南博會等平臺,多角度開拓市場,葡萄酒、牦牛肉等小眾、高端產品獲消費者青睞。 集群化:提升鏈條聚合力 我州以打造完整產業鏈為目標,支持拓展銷售渠道,鼓勵線上線下雙輪驅動,運用電商服務平臺讓更多迪慶特色農產品走向世界。 支持就地吸納務工,培育壯大農業示范園、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創造就業崗位,就近吸納當地農民就業。2024年,全州336個經營主體帶動脫貧戶和“三類”低收入人員23666戶49369人,實現產業幫扶“雙綁”全覆蓋,綁定農戶獲得收益8391.58萬元。發放貸款貼息補助,對農業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貸款和新建(改擴建)資金貸款給予貼息補助,2024年,新增發放小額信貸5661.77萬元,投放“富民貸”12554萬元,化解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困境。 |